|
新浪財經 > 評論 > 全面拯救樓市方案出臺 > 正文
政策密集出臺,交易量明顯回升,但住房潛在需求仍有待進一步釋放——
樓市回暖靠什么(經濟聚焦·歲末看形勢⑥)
本報記者 王 煒
政策暖風頻吹,交易及持有成本降低,部分樓盤價格下降到相對合理水平,是近期交易量回升主要原因。
但房地產市場是否已經回暖,尚待觀察。要想將購房者的潛在需求轉化為實際需求,房地產企業向市場提供定價合理、質量可靠的房屋是關鍵。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進一步鼓勵普通商品住房消費、強化地方人民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的職責等方面的13項具體措施,意在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降息、減免交易稅費、放寬二套房貸、鼓勵購買改善型自住房、支持房地產信貸……細看這13項措施,實為10月以來出臺的一系列房地產政策的“打包”。政策不斷出臺能否促使樓市回暖?除了政策,樓市回暖還要靠什么?
成交量回升,是否就此回暖尚待觀察
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呈現不同程度的回暖。如北京市11月份期房網上簽約13027套,比10月上漲58%。深圳市11月一手住宅總成交6435套,日均成交215套,創今年以來新高,較上月增長90%。12月以來,成交量仍然呈現溫和放大的趨勢。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尹中立認為,經過冰冷的“金九銀十”,一線城市部分地區房價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此輪降價的最大特點是新盤“低價入市”,其中部分樓盤的價格已經下降到消費者認為比較合理的水平,這是交易量出現回暖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央行連續5次降息和此前出臺的交易稅費減免、購買首套房享受0.7倍優惠利率等帶來的持有成本的降低,使部分購房欲望急切的購房者結束了觀望。但應該看到,11月份各地都有大量限價房、經濟適用房等政策性住房入市,此類房屋的成交量甚至超過了普通商品房的成交量。同時,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頻頻吹來的政策暖風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潛在需求的釋放,多數專家仍持謹慎態度。
房價尚未大幅下挫,穩定程度較高
在成交量之外,房價的總體情況也值得觀察。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2%,漲幅比10月低1.4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5%。從宏觀的統計數據上看,房價已經從前三季度的漲幅趨緩變為小幅下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認為,雖然當前不少城市出現了住宅銷售量和價格雙雙下滑的情況。但迄今為止,在全球范圍內,中國樓市依然是穩定程度較高的,并未出現歐美一些國家房價大幅下跌的情況。
“這并不是說中國房地產市場沒有風險。”陳淮說。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8月,我國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總額為3.4萬億元,其中90%以上是過去4年中貸出去的。短期個貸高度集中,使金融系統存在一定風險。“我國近期連續多次降息,包括上次大幅度的降息,有利于緩沖可能存在的金融風險。”
“當前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土地購置和開發面積都大幅下降,房地產業正處于低迷期。”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說,在央行近期連續降息,并出臺鼓勵購房者買房的一系列財稅政策,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市場發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