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必須找到下一個經濟增長點
中國經濟迅速回落,必將經歷艱難和痛苦的產業轉型的過程。
08年初,溫總理認為,2008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目前,一系列負面因素開始顯現,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歐洲經濟明顯衰退,中國經濟回落速度較預想快得多。這些負面因素陸續會傳導到國內企業。
金融危機拖累中國經濟
從中國經濟的波動周期來看,既有與市場經濟國家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中國經濟往往熱起來很快,冷下來速度也很快。過熱之前往往伴隨著資源爭奪和價格上漲的壓力,經濟回落后,往往是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遭受的沖擊大,國有企業、壟斷企業遭受的沖擊小,現金鏈斷裂會導致企業破產。政府在這個時候,會用放松管制、培育市場的政策來減緩經濟下滑帶來的沖擊,從而為特定行業帶來發展契機。比如,1997金融風暴之后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大力培育等。
境內資本市場在2008年也出現了深度調整,導致了負財富效應,對消費需求也形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對外向型經濟比重較大的地區,影響十分明顯。以上海為例,2008年,浦東新區GDP首次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這一輪中國經濟周期擴張的角度看,在經歷1997年金融風暴之后,中國經濟從2000年開始啟動,2001~2002年加速,加速動力依然是大規模投資。2003~2005年,隨著外部經濟的繁榮,美國紅火的泡沫經濟、歐洲經濟繁榮、日本開始加息走出零利率時代,使我國出口迅速擴張。2005年后,全世界典型周期行業——鋼鐵行業產量增長10%左右,如果扣除中國的增長,世界鋼鐵產量是負增長。這說明不僅國際市場消化了中國的鋼鐵產能,中國還替代了一部分國際市場產能。如今,外部經濟回落,對中國經濟回落的拖累也較大。
從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增長方式看,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技術進步。但近年來,越來越依靠廉價勞動力和廉價資源的投入。現在,勞動力和資源成本都在上升,中國城市化率大概有60%以上,勞動生產力轉移增速在減緩。因此,出口轉型的壓力很大,這較之周期回落的壓力沖擊,應該是一個更為嚴峻的過程。
產業轉型難度較大
2008年以來,中國經濟回落速度與資本市場調整速度如此之快,從特定意義上分析,是因為當前局部地區的經濟轉型,沒有找到像1997金融風暴時促進經濟增長的方向(比如房地產業)。這就需要從宏觀決策到微觀經營都要去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長動力。
產業轉型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很多地區并不愿意接受這個痛苦的過程,要實現產業轉型就意味著一大批低附加值企業退出市場。據統計,僅廣東地區就有大約35000家企業退出市場。從產業轉型角度看,退出市場的過程只是產業升級的第一階段,只是騰出了一部分資源。第二階段往往需要進行產業整合、行業整合,改進現金流、提高管理水平和應對經濟周期回落。第三階段是整合之后,自身定價能力的提高,技術進步、管理創新等。根據溫州一些企業情況看,現在已經開始進入整合的第二階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