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其松貨幣,不如松物價管制
《21世紀》:從政策應對來說,如何更好抑制真實通脹?我們知道,在前期從緊貨幣政策調控下,中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所以為保增長而“松貨幣”的呼聲最近也越來越高。
周其仁:貨幣不能松,即使不說繼續從緊,也不要輕易就松。尤其現在PPI還漲的這么快,企業成本壓力很高,市場不會有信心。如果迫于各種短期壓力松貨幣,后果有可能是通脹壓力繼續增加,并因為通脹指數的反復而進一步強化公眾的通脹預期。前面我強調,價格管制條件下的CPI并不能真實反映通脹,所以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物價總水平已經穩定下降了。
這并不是說要增長,而是說不能高度依賴通過增發貨幣來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這不健康。
從可以選擇的角度說,為了健康的增長,與其松貨幣,還不如松物價管制。把年初宣布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松下來,比如把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做局部的甚至全部取消。
《21世紀》:不過,由于CPI關系國計民生,物價管制措施是不是也有它一定的作用?
周其仁:很多國家都是這樣,一旦發現CPI沖上來以后,就對物價進行管制。這是很容易產生的一種反應方式,把物價凍結以后看上去物價就不漲了,但實際上通脹壓力轉變了形式,價格沒上揚,但供應下來了。
還是前面那句話,CPI不能全面反映通脹壓力。比如你現在看到CPI是下來了,但PPI沒有下來,再往上走,有可能是過量貨幣漫游的規律正在變動,也有可能是因為管制的不對稱壓力造成的。
我們要爭取更高的增長,但是不要通過松貨幣來促進增長。因為我們增長的潛力還是很大的,應該用靈活的結構政策來促增長。
我在浙江看過一些好的苗頭,一看市場不行了,地方政府也很緊張,大家就一起出力,政府減點稅,退點稅給企業,而企業減少一點利,比如有一些房地產公司,把價格降下來,這樣的話跟國內的需求就比較咬合。這樣主動調整的公司不會死,也不用擔心銀行壞賬。
《21世紀》:那么松物價管制,具體來說有什么好處?
周其仁:舉個例子。前一段時間我去訪問蒙牛公司,蒙牛的業績是蠻好的,但是它的股價卻往下掉。蒙牛公司也覺得冤枉。為什么?因為蒙牛的牛奶是在物價干預范圍內的,投資者會看,飼料也漲了,人工也漲了,運輸成本也漲了,但就是你的產品價格不動,那投資人會想這個公司的利潤靠不住,這說明價格管制會讓人們對一些好的公司也沒有信心。
如果取消臨時價格管制措施,會使市場各方面更有信心。另外經濟運行也更好一點,因為以正確的相對價格來協調供求。價管很容易把電管沒了,擴大管煤,道理一樣,就是煤的供應也會下降。現在的煤電油運看起來沒有價的壓力,就是需求太旺/沒有供給量。
中國的增長潛力的余地很大,但松了貨幣的話,其他潛力就挖不出來了。人都是這樣的,容易的做法可以達到目的,誰也不愿意做費勁的事。中國要完成從過度依賴外需轉向內需驅動的轉折,不費勁怕沒有來得那么容易。
僅加貸款,不能解決中小企業“寒冬”
《21世紀》:中小企業的困境是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不是松一些貨幣可以解決他們的困難呢?我們看到,現在政府也都在積極去做,傾斜性增加中小企業貸款額度等。
周其仁:中小企業的困難要分析。我認為第一位的困難是訂單,現在的大問題是歐美市場的體量在下降,反映到中國的中小企業這里,就是市場單子減少。單子沒有了,或減少了,給他貸款也都沒多大用。中小企業的市場化程度最高,完全依賴于市場需求存在。當市場需求收縮,或有結構轉移的時候,只能因勢利導幫助轉變。
第二位的困難,是不斷上漲的成本壓力。這個壓力不降下來,有訂單也做不了。所以,把通貨膨脹壓下來從根本上也是幫中小企業的。PPI上漲10%,有單子的中小企業也沒辦法活。
第三位才是資金困難?陀^的看,什么樣的中小企業應該給它融資支持呢?就是市場沒問題,成本還能控制住的,這種公司給它資金是幫忙。否則還不是害了人家?
《21世紀》:你剛才說當市場需求收縮,要因勢利導。除了資金的支持,還有哪些政策可以做的?
周其仁:最根本就是要把國內市場潛力發揮出來,其中比較關鍵的就是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比如剛才講的政府讓出一塊稅,公司讓出一塊利,特別是大幅度緊縮政府開支,大幅度降低稅負,增加居民家庭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
中國應該要努力做到在外部情況不好的時候,爭取獨善其身。中國有條件,因為國內市場潛力大,結構調整的余地很大?傊`活的結構政策和改革政策,可以釋放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