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對房價的影響將是震撼性的(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0日 01:5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在我國,目前租房是非常劃算的,因為房價很高,而租金卻很低,房屋的租售比小。所謂“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月租金與每平方米建筑面積房價之間的比值。根據國際慣例,如果租售比低于1:300,意味著房產投資價值小,房產泡沫已經顯現;如果高于1:200,表明這一區域房產投資潛力相對較大,投資價值較大,而在我國,深圳、廣州等地的租售比,甚至達到1:1000。等到房屋報廢時也收不回成本。房屋的投資價值本來就在喪失,地震進一步加劇了投資價值的喪失。至于投機價值就更不用說了,現在的存量住房要賣出去就已經困難,房價的上漲預期正被下跌預期所取代,房價的下跌是必然的,只是強度的區別而已。 第三,是地震把房價與土地的剝離。 我國的房價經歷了一個接近10年的上漲周期,在此過程中,人們普遍認為,房價是逐漸升值的,這一理念深入人心,以至于出現了“歷史將證明房價永遠都是只漲不跌的”這種極端的邏輯。人們之所以產生這種看法,是因為我國房地產市場,把土地使用權的價值與房產本身的價值混合在了一起,認定房屋在升值。實際上,房價的上漲不是房屋升值的結果,而是土地升值的結果。房屋每年都是要折舊的,尤其對于土地使用權只有70年的住宅而言,更是如此。 但是,地震把兩者剝離了。當那些按揭購房的人失去房屋時,他們面臨著銀行繼續追債的問題,退一步說,即使國家考慮到災區的實際情況,讓按揭購房者晚幾年還貸,他也無法在原址上繼續建房。道理很簡單,隨著房屋的倒塌,由于欠債,他對土地的使用權也喪失了,將被銀行收回。銀行只有這樣,才能挽回部分損失,因此,銀行不可能在土地使用權方面作出更大的讓步。這將使人們對房屋的保值作用有一個顛覆性的認識,房屋作為最佳保值手段的地位將受到動搖。 另外,公共住宅投入對房地產市場的取代,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房價——主要是針對受災地區而言。受災地區房倒屋塌,一些城鎮甚至被夷為平地,這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財政資金,幫助災區重建家園,而這一過程是公共財政投入而非市場化的投入,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災區沒有發展市場化商品房的能力。這也會對房價產生抑制作用,因為推動房價上漲的市場化因素被公共財政的力量所取代,保障性住房占據了主導,壓縮了商品房發展的空間。無論是新加坡還是我國香港地區的發展經驗都告訴我們,在保障性住房占據較大比例的時候,房價可能步入下跌軌道。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