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黃金五年:為中華民族的長遠未來而增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11:23 南方周末
作者:馬克 再過半個月,本屆政府的任期就將結束,可以肯定,本屆政府這五年將在世界經濟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筆——連續五年兩位數的GDP增長,CPI平均下來卻還不到3。如果前一個數字還有我們自己在1992-1996年的 “南巡景氣”和日本1966-1970年的“伊奘諾”景氣可以匹敵的話,那后一個數字就堪稱天下獨步了——“南巡景氣”的CPI超過10,“伊奘諾”景氣也接近5。如此又快又穩的增長,其動力究竟何在? 我們首先把目光投向了2001年11月中國加入WTO,這個劃時代的決策讓中國得以發揮其最大的比較優勢——巨大的低成本勞動力。不管對全球化有多少基于道德的批判,但從經濟增長的角度,它確實在全球范圍內極大改進了資源配置的效率,西方資本與中國的勞動結合,讓中國制造洪水般涌向世界。與2001年相比,2007年中國的外貿增長了4倍,出口增長了5倍,貿易順差更是增長了11.5倍。在跨國公司成建制地轉移生產能力之后,短短六年間,中國奇跡般地從一個自行車王國變成了世界第二汽車消費大國和第三生產大國。 我們接著把目光投向了1990年代中后期大規模展開的國企改革,它不僅為經濟增長卸下了沉重的包袱,還把4000萬產業工人從無所事事中解放了出來,由財富的消費者變為財富的創造者。 1998年下半年加速的住房制度改革和按揭貸款這種新型金融產品的推出,直接促成了產業帶動效應極強的房地產業的成型和繁榮,盡管房價高漲導致民怨沸騰,但國民居住條件的改善也有目共睹:建設部的數據說,我國城鎮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從2002年底的近23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底的約28平方米,城鎮居民住房自有率達到83%。 1990年代末全面展開的金融改革,則疏通了中國經濟的血管、摘除了埋藏在經濟體內的腫瘤。目前,中國金融業的整體不良貸款率已從峰值的40%降到了8%,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業已經開始發揮獎優逐劣的資源配置者的本來作用。 歸納一下,開放解放了中國的比較優勢,而改革又降低了發揮比較優勢的交易成本,這正是中國經濟過去5年黃金增長的奧秘。有意思的是,當上溯到過去30年時,我們發現,今年我們要紀念的這個支脈相連的詞組本身——改革開放、開放改革——正是過去30年中國經濟奇跡最簡明扼要的解釋。 未來5年,中國將很難重復過去5年的高增長低通脹。事實上,未來5年中國經濟將更多地面對荊棘而不是花叢——在積累了諸多矛盾之后,中國需要集中精力對付這些“成長中的煩惱”: ——不公平的增長:居民收入增長低于GDP增長,更低于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居民中,特殊利益集團(壟斷行業等)收入增長遠高于其他人群,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仍在擴大之中 ——不平衡的增長:區域間的差距仍在擴大、內外需的不平衡仍在擴大、產業結構的不平衡也在擴大。目前,三次產業的貢獻率大致是5∶55∶40。但從這五年的趨勢來看,中間會繼續變大,兩頭會繼續縮小,第一產業比例縮小是世界趨勢,但第三產業比例縮小卻是中國的獨特現象,而第三產業在各國都是創造就業的主力。異軍突起的制造業中,資本密集型重工業又過快發展,面向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則發展不足。 ——高副作用的增長:八億條褲子換一架飛機的貿易條件,高污染、高資源消耗的產業結構,超負荷的環境壓力,這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這一切都意味著,高增長對中國已不是第一要務,增長不是目的,是手段,增長的目的,是通過擺脫物質和精神匱乏來實現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要抵達自由的彼岸,就必須真正把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貫徹到位,為中華民族的長遠未來而爭取一個公平、均衡、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樣毫無疑問的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改革開放,中國就沒有渡不過去的難關。或許改革者并不能當期獲益,但只要播下種子,就總會結出果實,這一點已經為歷史所證明,還將被未來繼續證明。 南方周末同日相關報道: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