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經濟格局并沒改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14:06 上海金融報
本期專家易憲容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2007年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以及最近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加上我國春節前南方各省遭遇幾十年罕見的雪災,這些事件讓不少人認為國際經濟形勢已發生了重大轉向,國內經濟形勢也會隨之出現根本性變化。如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中指出,“增長前景因金融動蕩變得暗淡”,因此,面對轉變的經濟形勢,各國政府也得重新調整已有的財政貨幣政策。如美聯儲急劇降息與巨大的財政救助政策。對此,國內更是有人在說,中國從緊的貨幣政策也應該順應大勢而調整。 防控CPI“高燒不退” 此次我國南方各省遭遇的雪災的確會造成不少損失,比如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到2月12日,因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達1111億元,這樣的經濟損失也可能給本已緊張的經濟運行驟添了不穩定因素。盡管如此,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樣,國際經濟環境對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十分有限,而且這次雪災也是局部性、臨時性的,對中國經濟所造成影響也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從目前出臺的數據來看,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此,我們可以從最近公布的物價水平及銀行信貸快速擴張得以說明。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1月份肉禽蛋、食用油、蔬菜價格環比繼續上漲,服務項目價格基本保持穩定。而受食品漲價拉動,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可能再創新高達到7%以上,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漲幅則可能有所回落。也就是說,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目前CPI上漲已經到一個高位,而且CPI這種上漲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 我們可以看到,盡管這次雪災對南方一些省份的影響是局部的、暫時的,但是,由于這次雪災重創的南方多個省份正好是國內主要的糧食、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生產基地,幾十年罕見的雪災必然會嚴重損害到南方各省的農業生產,而災后重建還需要一個周期,因此,農產品的價格上漲也是必然。從中國CPI體系及CPI上漲特征來看,當價格的上漲是由農產品價格快速上漲所導致時,那么國內CPI全面上漲是不會改變的,而且這種CPI上漲速度還會加速。 在春節前,政府采取了嚴厲的行政措施來控制居民消費品,特別是食品價格的上漲,不過,這種對價格管制所起到作用十分有限。一是政府想要達到對這些產品的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企業及市場會從各個方面來突破這種限制。試想,中國的市場經濟已經發展到目前這種廣度與深度,政府想通過限制價格來控制市場根本就不可能。 二是政府對價格的控制不僅范圍有限,而且也對市場表示僅是臨時的政策,因此,市場一定會預期政府的價格管制在短期內放開。而這種臨時性價格管制一旦放松,相關消費品價格快速上漲是任何方式都不可控制的。特別是南方的雪災后,農產品價格上漲加快,更是會使價格上漲速度加快。 三是就目前的物價水平來看,2007年全年的CPI上漲到4.8%,但這僅是目前中國的CPI指標體系的缺陷導致的結果。因為,由于CPI是一個滯后指標,它反映的僅是已經過去發生了事情,如果僅是用全年CPI的平均數來低估CPI過高的嚴重性,盡管表面上可以看上去是太平,但實際上可能導致一種政策上的誤導及消費價格上漲更大的風險。因為,從2007年7月份開始,國內CPI早就在6%以上高位運行。而且這種態勢在雪災之后進一步會推高CPI運行的水平。四是目前中國這一輪的CPI快速上漲,是近幾年來特別是2007年以來房價及資產價格快速上漲的結果。而國內房價呈幾倍的上漲必然會傳導到CPI上來。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房價仍然處于絕對的高位運行。如果就國內房價高位運行不改變,國內CPI要想在短期內回落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根本沒有看到這一點,以為只要通過行政的方式來壓低最后端消費品的價格就能夠起到讓CPI回穩的作用,但實際上會適得其反。 另外,從國際市場的價格情況來看,由于近幾年來美元迅速貶值,從而使得全球以美元計價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無論是農產品還是礦產資源產品的價格都在快速上漲。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必然會傳導到中國產品及消費品價格上來。再加上中國最近出臺了一系列的關于調整勞動關系、調整礦產資源產品、環境保護等政策法規,這些都是推高國內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 可以說,如果中國的CPI一直處于高位運行,那么國內經濟過熱的局面要想改變是不可能的。而且CPI全面上漲及這種全面上漲持續性,不僅會影響到居民金融資產處理方式與途徑(如2008年1月份居民儲備存款少增2400億元),而且也會影響企業融資行為(比如1月份銀行信貸增長8000多億元),影響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從而進一步推高CPI上漲的預期。所以,就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來看,CPI快速上漲所造成的對國內經濟影響一點都不可低估。它是中國經濟形勢全面過熱的重要標志。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