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元凱:改革開放是中國必由之路(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0:02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改革者總要有對立面。當時,還有幾個人也在到處做演講。 溫元凱:四大名嘴——劉吉、李燕杰、曲嘯和我。 經濟觀察報:另外三個實際上是道德的說教者。 溫元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動化,講得比較生動。 經濟觀察報:但是到了1988年,曲嘯在深圳蛇口遭遇了他的 “滑鐵盧”,一些活躍的青年不滿于道德說教,對他提出了質疑。你似乎是個例外。在到處做演講的同時,你還出版了幾本書,包括《國民性改造》。我覺得很奇怪,1980年代中期你怎么會來談論這個話題? 溫元凱:我發現改革的阻力不僅僅來自那些保守的人,也來自于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來自于小農經濟意識。改革要打破平均主義,要拉大收入差距,這樣才有效率。這就遭到了延續千年的小農意識的打擊。1987年我在香港一家雜志上寫了一篇文章《文明塔尖上的殘疾人》,對中國知識分子的“自命清高”心態做了尖刻的抨擊。之后我寫了包括《國民性改造》在內的兩本書,提出了改革的各個層面——經濟層面、政治層面、文明層面、意識形態層面、國民性的層面,等等。 經濟觀察報:你還是全國人大代表,被推選為主席團成員。 溫元凱:從1983年開始,當了5年。我被提名為安徽省五河縣的全國人大代表,但我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去過五河縣,不認識任何五河縣人。不過我在當全國人大代表的時候非;钴S,每次開會我都是安徽代表團接受記者采訪最多的人,甚至超過團長,所以很多人就很不滿意。當時曹思源起草了《破產法》,他找到了我,我征集了32個人大代表的簽名。 經濟觀察報:據說你還對高層人事安排投了反對票。 溫元凱:當時我不贊成教育部部長人選,我為此給當時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寫了封信,而且要求在全體會議上發言。但是他建議不要在大會上發言,而在小組會議上發言、發簡報。我只是在小組會議上發了言。 經濟觀察報:發言的效果怎么樣? 溫元凱:很一般。雖然我的發言上了簡報,但是小組會上的簡報只有團長才能看,這就大大縮小了發言的影響范圍。但是最后我在主席團投票的時候還是舉手反對——當時還是舉手制。 “我是思想啟蒙者之一” 經濟觀察報:1980年代中期,全國各地涌現出了一大批改革人物,如步鑫生、馬勝利、禹作敏等,改革力量如日中天,也出現了所謂的“全國改革者大會”。 溫元凱:我們也意識到應該聯成一體來推動社會進步,而不是繼續孤軍奮戰。一些智者也建議把全國的改革者聯合起來,于是我們就在合肥市召開了“改革者大會”,這個會的正式名稱叫 “世界新技術革命浪潮和中國改革研討會”。 經濟觀察報:一般人都稱之為“全國改革者大會”。 溫元凱:這是因為我們邀請的嘉賓都是在改革領域里面最有影響的人,包括鳳陽縣的縣委書記,包括浙江海鹽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包括鞍山無縫鋼管廠廠長王澤普。這個會有幾百人參加,其中不少是全國各地的一些有志于改革的人,有的是自費買票來聽會的。 經濟觀察報:是誰具體組織的? 溫元凱:民間發起的,因為在安徽開嘛,我們是東道主。安徽省委還派了幾個人來聽會,好像也請了一個領導來象征性地鼓勵一下,但實際上這是個民間的會。 經濟觀察報:討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呢? 溫元凱:步鑫生介紹了工廠的改革,我介紹了大學的改革。這個會是空前絕后的,全國有志于改革的人自發地聚集在一起,本來能夠形成一個聯盟。但很可惜,我們沒有組織上的動作,因為這是比較忌諱的,如果當時能夠搞一個股份公司就好了。如果今天來組織的話那不得了,可以培養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可以拿授權來贊助更多的事。 經濟觀察報:會下你們議論什么? 溫元凱:實際上我們已經意識到中國應該進一步推動政治體制改革。 經濟觀察報:好像也有人指責你們,說憑什么叫改革者大會,難道說參加是改革者,不參加就不是改革者? 溫元凱:我們改革開放以來做所有的事都有人在旁邊指手劃腳、說三道四,這是自始至終的。 經濟觀察報:我在一家書店發現了一本1984年出版的 《改革者談改革》,里面有你,還有禹作敏、步鑫生,可現在都已經風流云散,對這個現象,你怎么看? 溫元凱:我是幸運的,像步鑫生、馬勝利、禹作敏他們的結局就令人扼腕嘆息了,當然他們的失敗都有個人的原因。而我是個學者,我至少還可以研究科學。上世紀90年代我被加州理工學院請到了美國,然后又去了華爾街,90年代后期我又回到國內,比較好地完成了轉型。當然,我現在談不上改革者了,某種意義上沒有什么可用武之地,最多寫一點書、做點演講。 我認為改革者紛紛落馬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在中國這樣一個將中庸之道作為最高哲學的國家,凡是要打破現狀的人,都會遭遇巨大的阻力和坎坷,甚至會倒霉。有非常多的智者也在警告我,改革者沒有好下場。我很清楚這一點。毛澤東曾經跟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夫人講,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從來是“皎皎者易污,撓撓者易折”,這是個非常特殊的真理。 經濟觀察報:你現在也很好啊,同樣在影響許多人。 溫元凱:現在我心態就比較平和,我不會再有當年鋒芒畢露的銳氣,我這個年齡沒有必要過于鋒利。 經濟觀察報:經歷過這么多的風波,自己更理性了。 溫元凱:但是我也不后悔自己當年的選擇。你要知道,歷史恰恰是由那些鋒芒畢露的人擔當了最重要的推動力。所以,我認為應該包容、保護這些“鋒芒”,不要對他們過于苛求。當然他們如果失敗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 經濟觀察報:1988年香港媒體還把你評為 “中國當代四大思想家”之一,在當代中國,由科學家成為思想家是很少見的事。 溫元凱:我談不上思想家,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思想啟蒙者之一。其實至少有幾十個、幾百個啟蒙者,大家都在做不同的工作,我可能影響大一點,比較受年輕人歡迎。我為什么會從一個科學家變成啟蒙者呢?是強烈的社會使命感使然。當然,科學同道可能對我不以為然,甚至我的恩師有的時候也對我頗為不滿,都說溫元凱可惜了,不務正業了。這是因為他們都曾經非常欣賞我,因為我30多歲就被提為教授。我聽到這種話,是有很大思想壓力和包袱的,我畢竟是一個學者出身的人,卻被人家老科學家認為不務正業,離經叛道,還是很痛苦的。但是我相信我最終的人生選擇,歷史將證明這樣是更加有價值的。 經濟觀察報:如果說,80年代中國需要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家的話,那更需要一個啟蒙者!笆姑小笔且粋80年代流行的詞語,今天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使用者甚至要遭到嘲弄。 溫元凱:使命感就是為中國改革呼吁。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個人都應該對國家的興亡有發言權。 “中國一定可以建立一個開放的、多元的市場經濟體系” 經濟觀察報:80年代,你還出版了一本影響巨大的書——《中國大趨勢》。 溫元凱:《中國大趨勢》是1984年寫的,還被評為全國最暢銷書第二位。到現在為止,至少有幾百個中年人對我講過,這本《中國大趨勢》改變了他們一生的命運。其實《中國大趨勢》是我在全國各地講話的一個匯編本,當時上海人民出版社兩位編輯把我的講稿進行了整理。 經濟觀察報:《中國大趨勢》的題目似乎是從《第三大浪潮》來的。 溫元凱:當時美國學者約翰·奈斯比特撰寫了一本書叫《大趨勢》,所以我就寫了《中國大趨勢》。 經濟觀察報:這本書的問世可謂順勢應時。 溫元凱:應該說屬于中國非常需要的書,當年不是我這一本,還包括《走向未來》叢書,包括當時翻譯的一系列的西方著作。這就像歐洲為什么會發生工業革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先有文藝復興。在某種意義上,我們起了啟蒙的作用。 經濟觀察報:《中國大趨勢》對中國的未來曾經作過預言,你認為你的預言有哪些變成了現實? 溫元凱:當時我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不可逆轉性,F在,我依然認為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大趨勢,是中國的必由之路,過去是,將來也是。盡管在改革開放中有種種的反復、曲折,甚至有部分時間的倒退——比如有一段時間我們對私營經濟持懷疑態度,一度壓抑了民營經濟的發展——但是這都無礙于中國改革的進程。我最看重這一點。今天,中國真的變了,變成了一個開放的、包容的、與世界接軌的社會,而不是過去貧困、愚昧、夜郎自大的社會。這是幾代領導人秉承改革開放原則所取得的成就。 經濟觀察報:80年代的知識分子也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溫元凱:80年代是中國改革的思想啟蒙期,沒有80年代哪有今天?80年代中國的一大批知識分子,他們在各個領域里面——當然比較集中在思想領域、經濟領域和政治領域——介紹了大量的西方著作,有力地推動了思想的解放,進而推動了整個中國的進步。而90年代以來,是經濟上的收獲時期,正是先有思想啟蒙、思想解放,才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增長。 經濟觀察報:有些人對今天的知識分子評價很低,認為他們已經被名利所征服了。 溫元凱:這個傾向當然有,因為現在是財富社會嘛,很多知識分子都去賺錢了,他們追求真理的勁頭沒有當年那么旺,因為當年也沒什么錢可賺。財富會使人消沉,金錢會腐蝕人,它不但腐蝕官員,也腐蝕知識分子,腐敗現象也蔓延到教育科技領域里面。但是我認為,從90年代到今天,仍然是有大量的知識分子在從事各種各樣的先進思想的傳播,翻譯各種著作,提出各種主張。某種意義上我認為,90年代以來的知識分子是80年代思想啟蒙的傳承者。另一方面,我認為80年代是一個需要英雄、也創造了英雄的時代,步鑫生、馬勝利都是當年的改革英雄,禹作敏也是,他后來觸犯法律,那是另外一回事。今天中國也有大批英雄,富豪榜上的人就是英雄,財富的英雄。他們即使失敗了也是英雄,中國需要更多的財富英雄。 經濟觀察報:很多人可能不會認同“財富英雄”的說法,認為這些人是靠剝削或者依靠權力暴斂財富。 溫元凱:不能否認有些人確實是依靠不正當手段致富,但是絕大多數人應該是依靠個人奮斗來獲得合法收入。在看待收入問題上,也有一個思想解放的問題,不能再以改革前的老眼光看待收入問題。 經濟觀察報: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今天的貧富差距正在擴大。 溫元凱:改革開放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它是一個雙重的、體制的轉換——就是從計劃經濟向全面的市場經濟的轉換,從國有獨資的所有制朝著產權多樣化的所有制轉換——必然涉及到一大批人的利益再分配,一定會引發種種相關的問題。但出現的問題不能簡單地稱之為失誤,在面對這些問題時也要冷靜地思考。最典型的就是貧富差距問題。今天的基尼系數高達0.46,貧富差距過大,少數富起來的人非常張狂,引發了社會的反感。那么,我們究竟是殺富濟貧還是共同創富?毫無疑問,應該是后者。下一個30年,把一億三千萬貧困人口問題解決好,已成為中國改革與發展的重任。前面30年,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打開了中國創富的閘門。今后30年,我們還應該想辦法幫助更多的人富起來。 經濟觀察報:有人稱你是預言家,你是否可以預言一下,未來10年中國會有什么樣的顯著變化? 溫元凱:預言家不敢當。不過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將進一步縮小與工業發達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生活水平的差距。當然,我們要花更多的精力來調節我們的失衡問題,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創造一個更加民主、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公民權利將得到完善與保障?梢灶A期的是,中國一定可以建立一個開放的、多元的市場經濟體系,一切與這個目標不相適應的東西,都應是改革的對象。當然在做法上要慎重,要打造一條通向未來的、安全穩定的通道。我反對任何冒進式的改革,但我更反對以國情為借口阻礙改革。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