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傳統貿易理論已過時 美國應感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 04:15 第一財經日報
——貿易順差與人民幣匯率真相之二 張庭賓 1月31日,一場“被告”缺席的“審判”在美國國會上演。 美國議員里斯·多德等人“發難”,指責中國操縱匯率,美國財長保爾森則“辯解”,最后,保爾森稱“中國在匯率政策上確實仍然沒有做到我們想要的和他們需要的”,并自定目標,兩年多任期內,“讓人民幣形成基于市場經濟規則、由市場競爭決定的、自行浮動與定價的機制”。 其實,這種所謂一年一度的“匯率操縱國”的戲劇,對于中國并不新鮮。中國在加入WTO前,那時,戲的主題是“中國最惠國待遇”,都是有人唱紅臉,有人唱白臉,有人唱黑臉——在黑臉的法官面前,一個白臉律師擔任“原告律師”,一個紅臉律師再在他將要被判入獄的時候解救他,讓“原告”感覺無比“僥幸”過關,讓“被告”在心懷感恩中,不斷加深“罪人”的暗示。 中國真的有罪嗎?讓我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在美國的價值觀中,程序公正是非常神圣的,按照國際法理,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或匯率分歧,不論誰為原告,都應該依照國際法,由WTO來裁定,不可能由美國人既當“原告律師”,又當“被告律師”,更不能再當“法官”。 如果按照WTO協議,各成員有權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各種匯率制度,包括固定匯率制度,均無可指責的,換言之,在國際法的范圍內,所謂“匯率操縱”罪名根本是不存在的。 從現實歷程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從1980年的1.498貶值到1994年的8.619, 那時,無人指責中國匯率操縱,2005年7月21日,中國實施小幅浮動匯率制度后,迄今(2007年2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升值了約6.22%,人民幣怎么反而被“操縱”了?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亞洲貨幣紛紛大幅貶值,人民幣堅守固定匯率,舉世贊賞,無人認為低估,現在升值了怎么就低估了呢? 因此,無論從法理上,還是現實歷程看,所謂人民幣低估的匯率操縱之罪,根本是莫須有! 當然,有不少學者言之鑿鑿:按照國際貿易的經典——國際貿易中,貿易順差國是受益國,貿易逆差國是受害國,將導致該國的經濟增長減慢,失業率上升等惡果,這個原理已經成為“貿易順差原罪論”者的教條。 撇開教條,經濟學本質是人的經濟利益之學,它們都是對現實經濟現象的總結和提煉而來,都有它所發揮分析功能的特定時間、空間及人群條件,并必須得到現實的驗證。從過去十年美國現實來看,所謂經典的貿易順差理論已經開始失效。其間,中國對美貿易順差不斷攀升,從1995年突破100億至167億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1019億美元;美國的國際貿易總逆差也由1737億美元上升到7258億美元,但這十年中,美國的GDP平均增幅達到3.18%,平均失業率僅為5.06%,通貨膨脹率僅有2.53%,實現宏觀經濟學上幾乎不可能的任務——“高增長、低通脹和低失業率”的黃金組合。 舊理論已失效,那就需要新的工具來分析,在筆者看來,如果從中美兩國經濟關系中利潤的流向來分析,則完全可以解釋。 目前,中美兩國經貿關系的主脈已變為美國投資——中國制造——美國消費。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定原來美國生產一雙耐克鞋的成本是20美元,現在轉移到中國之后,離岸中國的成本價是4美元,其中,中國從國外采購這雙鞋材料的成本價是2美元,中國企業獲得的利潤是0.4美元。 如果按照貿易額順差理論,每雙出口美國的耐克鞋,中國對美獲得了4美元的貿易順差,美國是4美元的貿易逆差,美國“吃了大虧”。但從利潤額流向的角度看,每雙鞋中國僅得到利潤0.4美元,而這0.4美元的利潤,還是沒有計算中國工人健康的犧牲、環境污染等長期成本。而美國呢?獲利極其豐厚:一,由于生產基地轉移中國,每雙鞋降低成本16美元,降低成本或減虧從財務上就是利潤。二,耐克還可以在中國銷售,每雙鞋可以得到10美元的利潤。如果按照中美新的經貿關系來看,雙方的合作共產生了16美元的新增利潤,美國獲得了97.5%的新蛋糕,中國僅獲得2.5%利潤份額。盡管以上假定或有所誤差,但毫無疑問,美國享用了中美新經貿關系產生的絕大部分新利潤。當然,中國由此獲得了GDP的大幅增長,也有新增利潤,但利潤非常微薄,畢竟是新增蛋糕,這也是造成中國GDP高速增長,但居民收入增長和消費乏力的關鍵原因。 中國廉價的OEM商品給美國公司創造了大量利潤,進而支持了美國股票價格,還給美國消費者巨大的福利補貼。而中國因貿易順差而獲得的巨額外匯儲備,又購買了大量的美國國債和美國金融資產,降低了美國人的資金利率,又給予美國政府和企業大量的利息補貼。 對此,美聯儲都不能不承認,2005年4月,它在一篇名為《匯率對美國進口價格的影響:一些新的證據》的報告中指出:美聯儲不必承受太大的通脹壓力,而執行“循序漸進”的升息策略,中國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所以,在現行的人民幣匯率政策下,美國獲得了最大的好處,遠遠大于中國。對此應該感恩的某些美國人,對此竟視為中國的“罪名”。 他們擺不上臺面的意圖無非有三:一,以中國貿易順差為罪狀,通過反傾銷和特保,最大限度地擠壓中國制造已經非常菲薄的利潤;二,美國在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國民儲蓄率很低而無錢可借的情況下,迫使中國為美元貶值埋單,分擔美國財政赤字;三,為熱錢進出中國打通道路,在必要的時候發動一場“貨幣戰爭”,以比當年亞洲金融危機更大的聲勢,一舉擊潰中國的金融系統,將中國鎖定在必須依附美國和西方金融的“制造車間”的身份。 中國崛起東方,對此不能不防!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