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2007年中國經濟發展十大趨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10:05 中國經濟時報
2006年以來,針對經濟中出現的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貿易順差過大的問題以及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不斷惡化的情況,國家采取了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國民經濟繼續呈現出增長較快、效益較好、價格水平較低的良好態勢。2007年,投資反彈壓力大、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突出、農民增收困難、節能降耗減排任務重等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將繼續存在,我國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快推進體制改革。2007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GDP有望增長9.5%左右,實際經濟增長低于潛在經濟增長水平,物價水平小幅回升,不會出現通貨緊縮,就業壓力持續不減,外匯儲備繼續增長,人民幣升值趨勢不會改變。三大需求結構有所改善,消費需求平穩增長,消費結構繼續升級,投資增速平穩回落,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出口增速回落,貿易順差仍然較大。文章分兩期刊登。 -大勢觀察-祝寶良 四、外匯儲備繼續增加,人民幣升值趨勢不會變化 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平穩實施,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和人民幣匯率向合理、均衡水平過渡奠定了基礎。 國際收支理論、資產市場理論與購買力平價理論是關于匯率決定的主要理論。首先,從購買力評價看,自1994年人民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約為9.8%,是美國的2.5倍、日本的5.5倍、歐盟的4.8倍,通貨膨脹率低于美國和歐盟的水平,我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大大高于美日歐,這意味著和美元、日元、歐元相比,人民幣的購買力在不斷提高,中美、中日和中歐等之間的相對購買力需要不斷調整。自2007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5.7%,對日元升值10%,但對歐元、英鎊、韓元等仍在貶值,人民幣的名義有效匯率基本穩定,因此目前的人民幣匯率水平仍存在低估現象。其次,從國際收支看,國內外匯明顯供大于求,外匯儲備規模過大。2007年貨物貿易收支順差在2006年超過1700億美元的基礎上仍將維持在1500億美元,直接投資項目仍將保持較大順差,達到500億美元左右,到2007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將在2006年增加約2500億美元的基礎上再增加2500億美元左右,達到13000億美元。第三,從利率平價看,中美兩國的利率差減小,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從2004年6月起,美聯儲連續第17次以0.25個百分點的幅度上調利率,到2006年8月底聯邦基金利率達到了5.25%,為四年來的最高水平。從2006年第二季度起,美國經濟開始減速,美國本輪加息周期行將結束。雖然日本和歐元區的貨幣政策會進一步緊縮,但隨著2006年人民幣兩次提高利率水平以及物價水平之間的差異,中國與美國、日本、歐元區的實際利差有所減小,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大。綜合以上各方面影響,2007年,人民幣升值趨勢不會改變。 五、消費需求平穩增長,消費結構繼續升級 積極擴大內需、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和基本立足點,是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必然要求。2007年消費需求保持較快增長的有利因素較多。首先,農民收入連續三年保持較快增長,農村消費結構穩步升級。2006年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004和2005年增長6.8%和6.2%的基礎上增長6%,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對于改變農民收入預期,擴大消費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農村以家用電器為主的第二次消費結構升級已由沿海擴展到越來越多的內陸地區。其次,城市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中等收入階層消費呈現增加趨勢。2006年,公務員工資結構調整將提高公職人員收入水平,有利于擴大中等群體的收入,挖掘他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的潛力。第三,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擴大即期消費。國家財政支出更加注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對教育亂收費、看病難、看病貴等出臺了較為嚴厲的制止措施,推廣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制,完善義務教育政策。隨著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居民對未來預期不斷看好,消費需求將不斷釋放。2007年消費增長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房地產價格高企和調控政策的影響,住房消費繼續受到抑制。二是由于農資價格上漲、國家對種糧農民補貼的增收效應減弱等影響,農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的難度加大。預計200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3%,實際增長11%左右,服務性消費回升。 六、投資增速平穩回落,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 2003年以來,雖然中央對固定資產投資的控制力度不減,但各地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沖動依然十分強烈。2006年,投資增速總體上仍然偏快,剔除物價因素后,實際投資增長速度達到23%左右,和前幾年基本相當。違規新上項目問題嚴重,2006年對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清理表明,違規項目占25%左右。2007年,投資反彈壓力仍然較大,首先,投資在建規模偏大,2006年在建項目投資規模達到30多萬億,相當于當年三年的工作量;其次,投資擴張的內在機制尚未改變,有的地方繼續將投資增長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個別地方把大項目與政績考核掛鉤,各地為十七大召開營造良好氣氛也會加大投資;再次,資金來源相對寬松。近幾年,企業效益好轉,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度增長,企業投資資金十分寬裕。外匯儲備增長較快,人民幣外匯占款過多,也會增加貨幣供給水平,信貸資金充裕。但總的看,2007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將在快速增長中呈現平穩回落的態勢,一是中央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調控力度不減,國家將繼續把控制新開工項目作為投資調控的重點,堅持嚴把土地和信貸兩個閘門,嚴格環保、技術和安全等市場準入門檻,防止投資需求再度反彈。二是部分加工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存在,利潤增速不高,必然降低企業投資意愿,約束部分行業的投資擴張;三是隨著貿易摩擦加劇和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外商向我國轉移加工產業的步伐放慢,對明年固定資產投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綜合多種因素,2007年,全社會投資增長22%,比2006年回落5個百分點。國家將繼續合理引導投資方向,鞏固和加強農業地位,加強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振興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促進服務業全面發展。 七、出口增速回落,貿易順差仍然較大 從出口看,世界經濟和世界貿易增速減慢,給我國出口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龐大的外匯儲備和較大貿易順差將成為我國外貿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形勢更加嚴峻,人民幣匯率機制調整及人民幣升值將影響2007年出口的增長。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的措施也會對我國出口產生抑制作用。但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升級,出口產品競爭力明顯提升。此外,近幾年投資形成了國內龐大的加工生產能力,國內市場競爭明顯加劇,迫使企業努力擴大出口。2007年,我國出口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從進口看,能源、原材料、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總體短缺的格局將帶動進口增長逐步回升,人民幣升值會增加對進口產品的需求。綜合分析,2007全年進、出口增長速度將達到15%左右,貿易順差約1500億美元,凈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 八、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調整財政政策的著力點 我國經濟連續四年出現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維護好這一良好的發展勢頭,關鍵是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面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投資增長過快、農業基礎比較脆弱、社會發展問題突出等問題,財政政策的著力點是在大力增收節支的基礎上,適當減少財政赤字,縮小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支持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首先,加大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力度,促進農民增收,增強農民消費能力。其次,加大對義務教育、公共醫療的財政投入,減輕居民教育、醫療方面的過重負擔,適當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再次,國債項目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投向“十一五”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利于擴大城鄉居民消費的城鄉基礎設施項目城鄉電網、農村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等、新能源技術開發利用和環保設施項目、農村教育醫療基建項目等。2007年全年財政收入增長15%左右,中央財政赤字規模可穩定在2500億元左右,國家長期建設國債發行保持500億元的規模。 九、貨幣政策適時適度微調,貨幣信貸穩定增長 貨幣政策對保持2007年的宏觀經濟穩定具有關鍵作用。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是外匯儲備增長過快、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2007年的貨幣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合理控制貨幣信貸總量,保持價格基本穩定,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同時,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達到適度控制投資增長、積極擴大消費需求。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積極探索和拓展外匯儲備的使用渠道和方式。靈活采取公開市場操作來對沖外匯占款,努力保持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總量適度、結構合理和貨幣市場利率的基本穩定;通過信貸政策引導商業銀行區別對待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貸款需求,保證企業合理正常的資金需求,繼續加大對農村和中小企業特別是一些成長型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在不斷健全個人信用征信體系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初步預測,2007年全年廣義貨幣同比增速將達到16%左右,狹義貨幣增速將達到16%左右,新增貸款規模控制在3萬億元。 十、加快推進體制改革,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保證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根本保障。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結構不合理很大程度上是體制機制不完善造成的。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必須加大改革力度。當前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以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進一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理順政府與企事業單位、市場中介組織的關系,切實將政府職能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以理順產權關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要繼續推進國有經濟結構和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加大國有獨資企業和壟斷行業的改革力度,推進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加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以推進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為重點,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要完善中央對地方財政轉移和支付制度,理順省級以下財政管理體制。穩步推進稅制改革,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率,改革資源稅制度,適時開征燃油稅,為實行增值稅轉型和推行物業稅創造條件;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優化金融結構為重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要鞏固和深化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成果,推行政策性銀行向開發性轉型,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中小金融企業;以完善市場功能為重點,推進重要資源性產品和生產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進一步理順水、電、煤、油、土地等價格,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生產供求關系的價格形成機制,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下) (作者系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部副主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