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中央銀行能挽救胡雪巖嗎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5日 08:19 新浪財經 |
郭田勇,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經濟學博士。曾在人民銀行煙臺分行工作,現在中央財經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并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證券期貨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 4月24日-4月30日,新浪財經把一周的時間留給郭田勇。----編者按 中央銀行能挽救胡雪巖嗎 4月25日 星期二 文/郭田勇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貨幣制度開始。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金屬貨幣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人們日常使用的貨幣是銀子。碰上缺少銀兩的時候,不僅普通人沒有辦法,連皇帝老子都沒有辦法。明朝崇禎年間,寧遠守軍發生兵變,原因是朝廷十個月沒有發軍餉,至使官兵激憤。豈知此時朝中已是國庫空虛,戶部只剩白銀30萬兩,崇禎皇帝急得團團轉但已然無計可施,最后不得不拿出自己在后宮中藏的私房錢以解燃眉之急。 金屬貨幣制度固然有許多優點,但由于金銀開采能力的限制和戰爭因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已逐步被各國所放棄。但也有不信這個邪的,二戰行將結束的時候,美國一方面欲重溫金本位的鴛夢,另一方面要樹立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主地位,于是召集西方各國建立了類似金屬貨幣制度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該體系的核心是雙掛鉤:美元與黃金掛鉤,1盎司黃金等于35美元;各國貨幣的匯率與美元掛鉤,不得擅自調整。 美國一相情愿地認為該體系會更有利于全球經濟的增長,但不料事與愿違,由于布雷頓森林體系本身存在硬傷(特里芬難題),加之中東石油危機帶來美國通貨膨脹及經濟衰退,各國均預期美元貶值,于是紛紛將所持有的美元要求美聯儲兌換成黃金。 美國中央銀行遭到擠兌!黃金儲備銳減,后來不得不宣布停止按照35美元的官價兌換黃金,并先后將價格調至38美元和42.22美元,但最終都無濟于事,直至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崩潰。 寫到這里,答案應當很清楚了。雖然中央銀行制度迄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但在金屬貨幣時代,央行的作用其實是有限的。盡管央行、商業銀行都發行銀行券、票據等,但它們都是金銀的替身,換言之,人們之所以使用這些銀行券是因為他們確信可以隨時到銀行里兌換成金銀。 因此,即使清朝有中央銀行,面臨胡雪巖被擠兌以及由此形成的全國性金融危機,央行將陷入與布雷頓體系中美聯儲一樣的僵局。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央行能拿得出足夠的真金白銀嗎? 看來,胡雪巖注定是在劫難逃了。 而貨幣一旦跟金銀脫離了干系、成為了不兌現的信用貨幣,中央銀行的威力才真正地釋放出來,并開始變得無所不能了。 在金屬貨幣時期,央行調控不了貨幣數量,也就無所謂貨幣政策。而在信用貨幣時代,社會中所有的貨幣都來源于央行,央行自然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調控貨幣總量、制定與實施貨幣政策。 同時,由于央行具有充分的貨幣供給能力,作為最后貸款人,央行從理論上能保證所有的金融機構屹立而不倒。前些年,我國某一地方性銀行也曾遭擠兌,正當人們惟恐自己取不出錢而吵鬧喧嘩之際,央行的運鈔車戛然而至,當看到成箱成捆的鈔票從車上卸下時,大家都鴉雀無聲了。 可以說,信用貨幣制度下的中央銀行,其地位是超然的,是一國經濟金融調控的核心部門。“經濟中唯一重要的就是管住貨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的名言也印證了央行這種無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有西方學者甚至將“火、輪子、央行”并稱為人類社會的三大發明。 但是,在強勢央行的背后還有什么瑕疵呢?請看明天《謹防中央銀行的不良貸款》。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