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市場是窮人的朋友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8日 08:54 新浪財經 |
秋風,獨立學者,現居北京。主要研究奧地利學派經濟學、普通法憲政主義與中國古典思想與政制。已出版著作《立憲的技藝》、《為什么是市場》和《權力的現狀》。譯著包括《哈耶克傳》、阿克頓爵士《法國大革命講稿》、霍布斯《哲學家與英格蘭法律家的對話》、《法律與自由》、《普通法與自由主義理論》、《最小危險部門》等十余種。在多家報刊開設專欄,撰寫經濟、政法評論。 4月17日-4月23日,新浪財經把一周的時間留給秋風。----編者按 市場是窮人的朋友 4月18日 星期二 文/秋風 窮與富的政治經濟學之二 市場是窮人的朋友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指出,由政府控制資源、計劃管理、公有制、重工業優先、城鄉二元分隔等制度構成的傳統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體制,因為效率低下,所以導致民眾的的普遍貧困;因為所有人被剝奪了通過個人努力創造財富的機會,所以,也導致民眾的絕對貧困。 因此,到了70年代末,這套體制的正當性已經流失殆盡,民眾也自發地進行改革冒險。由此開始了市場化改革的歷程。這個改革進程迄今也沒有完成,而反對市場、反對市場化改革的呼聲在近兩年已經震耳欲聾。 沒有任何一種體制是十全十美的,市場化改革肯定帶來了某些問題。但是,與現在很多人充滿激情的斷言相反,相對于計劃體制,市場的分配要公平得多,它的內在機制使所有人的收入趨向于均平。把貧富分化擴大、某些群體的收入陷入停滯、福利減少歸咎于市場化,很可能過于簡單,甚至是誤導性的。 收入分配中的市場與權力 觀察過去二十多年的經濟增長,其動力是多種多樣的,但大體上可以分離出兩股主要的驅動力:市場的力量和權力的力量。這種分析當然是一種“理想型”,現實中兩者可能經常是混合在一起,但在不同時期、在不同地區、在不同行業,大體上可以辨析出,是哪一股力量占據較明顯的支配地位,并可發現,大體上,在市場力量占據支配地位時,收入差距傾向于縮小,窮人的福利相對地得到較大改善;而在權力、在舊體制占據主導地位時,收入差距傾向于擴大,窮人的福利惡化。 首先,可以考察一下不同歷史時期的收入差距變動情況。中外幾乎所有學者都承認一個事實:計劃經濟時代,不管是從城鄉差距還是從地區差距看,中國的貧富差距都在擴大;而改革開放最初的五年,即80年代初中期,貧富差距卻異乎尋常地出現了縮小。 推動這一變動的主要因素是城鄉收入差距縮小。1978年,不計算城鎮居民的各種補貼,城鄉之間名義收入比率高達2.56。而到1984年,城鄉之間名義收入比率降低到1.84。原因在于,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讓農民獲得了自主經營權,讓農民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知識,更合理地安排生產,由此使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農民獲得了比以往更多的經濟收入。 同期,城鎮內部個人的收入差距也在縮小。任才方、程學斌根據國家統計局利用住戶數據估計,在1978年至1984年期間,城鎮居民收入差距不僅沒有擴大,反而有所縮小,基尼系數由0.16下降為0.15。原因在于,個體工商戶和私人企業家可以正當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創造和積累財富。在公有制企業中,那些生產最終消費品和輕工產品的中小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獲得了以前沒有的增長空間。而這些企業員工的收入原來大大低于那些重工業企業。 總之,70年代末開始的放權讓利式的改革,讓那些原來被體制壓制、喪失了一切機會因而也是最窮的群體,獲得了一定的創業自由與經營自由,他們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從而增加個人收入。正是市場的力量讓真正的窮人獲得了增加收入的可能性。 但隨后,全社會個人收入差距卻恢復了1978年以前的擴大趨勢。首先,就城鄉收入差距而言,農業部門的效率增長空間是有限的,因而,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農民開始退出農業部門,中國第一次出現“民工潮”。但城市政制與現代工業部門的制度變遷滯后,農村勞動力遷移沒有演變成為完整的城市化過程和市民化結果,農民收入增長遭遇制度性瓶徑。 就現代經濟部門來說,90年代以來的經濟增長方式就是權力主導、投資驅動的。政府人為地壓制要素價格。通過人為抑制利率,讓舊體制和那些攀附權力者獲得市場利率與官方利率之間的那筆巨大利差,讓普通儲戶補貼投資者;地方政府通過征地制度壓低農地價格,獨占土地增值收益,剝奪農民財富;由于戶籍制度遲遲不能廢除,大量進入工業部門的農村勞動力缺乏與資本談判的能力,導致勞動力價格長期低迷。 這種增長方式所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有利于政府和投資者的,尤其是有利于國有投資者和跨國公司,而工人工資則被長期壓制在很低水平,也不能享受到資源增值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財政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例越來越高,出現了國富民窮;一般競爭性企業與獲得政府權力支持的壟斷部門及部分跨國公司、民營企業與之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勞動邊際收益與資本邊際收益與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可以說,市場化力量占據優勢,乃是80年代初收入差距縮小、窮人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隨后收入差距擴大、窮人相對甚至絕對變窮,根源也正在于權力對經濟的強力控制。 從地域角度看,通過溫州模式與蘇州模式的對比,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市場力量占優的地區,其財富分配狀況是比較均平的,而權力主導的地區,窮人的機會要少的多。蘇州模式其實是過去十幾年來盛行的主流經濟增長模式,是計劃體制的一種返祖現象,它導致的結果是兩高一低:GDP高速增長,政府財政收入高速增長,但民眾收入增長卻相對低很多。繁榮的蘇州與貧困的蘇州同時存在。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在溫州,經濟增長的收益為幾乎所有民眾分享。 在行業層面,90年代以來,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在擴大。1990年,全國最高與最低行業人均收入比為1.29∶1;1995年達到2.23∶1;至1999年,國家統計局等多部委的調查結果,這一比例已高達2.55∶1。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壟斷性行業的收入大大高于競爭性行業,盡管這與產業本身的但位勞動產出率有關,但壟斷賦予相關企業以一定壟斷租金,是其員工高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計算上這些企業的非貨幣收入,則行業間的收入差距在更大。另外,壟斷意味著低效率,意味著價格不斷上漲,就像石油、鐵路一樣,因而,總體上來說,社會中的低收入人群反而在補貼高收入人群。 市場有助于均貧富 市場力量之所以能夠導致收入分配的相對公平,并給窮人更多提高收入的機會,乃是因為,第一,市場創造就業崗位的能力強于權力的力量,并且這些崗位通常歡迎窮人。 凡是權力支持的部門,通常是排斥勞動,因為,政府具有強烈的現代化偏好,這使得政府通常投資于資本和技術密集項目,或者誘導其他資本投資于此類項目;而政府也有力量借助其對要素價格的控制,權力維持這些低效率的企業。 相反,在剩余勞動力充裕的國家,透過市場力量所形成的現代經濟部門的產業結構,通常能生產出較多就業崗位,而且,通常是適合于低技能勞動者的就業崗位。市場出于效率激勵,通常自然地選擇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更適合于大量低技能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盡管其看起來不那么現代化,但卻給農民提供了進入效率更高的現代經濟部門的機會,從而使其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收入隨之大幅度提高。 現在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與90年代以來的經濟增長方式所形成的產業結構密切相關。在政府權力的控制和誘導下,投資涌向那些排斥勞動的產業中,導致單位資本的就業崗位產出日趨降低,從而使得大量人口無從進入現代經濟部門,其收入自然不可能提高。 第二,市場的自發擴展秩序本身傾向于向下兼容,使所有人的效率和收入提高。哈耶克的一個著名論斷是,市場是一種自發的、可擴展的秩序。舉一個最直觀的例子,近些年來,珠江三角洲的大量企業向外遷移到中西部地區,溫州資本也到中西部地區尋找投資機會。這些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就進入現代經濟部門,其效率和收入都得到提高。在市場體制下,企業家必須不停地尋找最低要素成本,這意味著,資本、企業家精神和知識始終具有向下流動、與窮人的勞動相結合的傾向,市場是窮人參與現代經濟部門的希望所在。 第三,最重要的是,市場是開放的,不拒絕任何人,不管他在計劃當局眼里是多么地無用。市場面前,人人平等。從效率的角度看,市場也歡迎所有人進入。因為,參與者越多,分工就可以越細致和深入,知識生產的節點就越繁密,市場中更多的錯誤——其實就是機會——會被發現。因而,所有人的效率都會有所提高。 因此,在市場秩序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利用其天賦和技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市場的這種開放性,對于窮人尤其重要,因為窮人通常是知識和技能低下者,而政府官員總是傾向于低估低技能者的生產潛力,并據此限制他們融入社會分工體系、尋找自己合適位置的自由,使其收入無從提高。 比如,根據實用主義精神,各地城市政府有限度地放松戶籍制度,為適應城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需要,給一些高技術人才發放“綠卡”,與此同時,繼續拒絕接納所謂的技能低下者。但經濟學的分析將表明,這種自以為聰明的做法其實十分愚蠢。可以設想,如果沒有這些低技能者,所謂的高端人才得不到相應服務,不得不分出時間從事那些活動,其效率必然無法充分發揮出來,技能低下者也沒有提高收入的機會。假如允許這些低技能者進入,為所謂的高端人才服務,雙方各自發揮比較優勢,則可同時得到效率紅利。 是的,計劃經濟、或者政府主導下的經濟增長,速度的確經常快于市場驅動的自發增長,就像蘇州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高于溫州一樣。但是,經濟增長未必帶來民眾收入的增長,可以說,權力干預的力度越大,GDP增長速度與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之間的差距就越大,收入差距就越傾向于擴大,窮人的收入提高的可能性就越大。自發的市場秩序傾向于打破政治、文化甚至國界線所造成的群體間的分割,傾向于給窮人以機會,讓其融入更廣泛的社會分工合作體系以提高效率,從而使財富在所有市場參與者之間比較均衡地分配。因此,市場有助于均貧富,就各種可以設想的經濟體制來說,窮人最好的朋友正是市場體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