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望:長三角隱憂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2日 09:19 新浪財經 |
新望,1964年生,甘肅靖遠縣人。曾任蘭州大學助理研究員,江蘇省張家港市委黨校高級講師,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民營經濟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改革》雜志主編。獲得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等。目前兼任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南京大學長三角研究中心、蘇州大學蘇南發展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4月10日-4月16日,新浪財經把一周的時間留給新望。----編者按 長三角隱憂 4月12日 星期三 文/新望 進入21世紀以來,所謂“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的理論研討活動空前活躍。各種“論壇”、“國際研討會”、“懇談會”接踵而來。上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姚錫棠研究員估計,2002、2003兩年,各地各界召開的關于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的研討會議超過100次之多。 除學界外,政府一邊,2003年春,在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帶領下,滬、蘇、浙三省市高層領導進行了閃電般的互訪,簽訂了進一步推進經濟合作與發展的一攬子協議,并提出共同建設以上海為主導的“區域經濟一體化試驗區”。2003年8月在南京“15+1"峰會上,一體化宣言和172億元的投資成交額令人矚目。會上,經過探討和磋商,16城市還聯合簽署了《關于以籌辦“世博會”為契機,加快長江三角洲城市聯動發展的意見》。 種種跡象表明,長三角一體化的大幕即將拉開。 一體化,還是碎片化 1908年滬杭鐵路通車時,旅客需要在浙江與上海交界處,下車買票后重新上車,但半年多后即改為一票直達。反觀20世紀90年代通車的滬杭高速公路,浙滬交界處各有一個收費站。前清政府能做到的事,我們今天為什么反而做不到?1993年11月1日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生效,歐洲一體化開始啟動,若干歐洲國家在某些重要領域將把國家主權交給一個跨國機構。主權國家之間能做到的事,在同一個國家某個經濟區域的內部為什么反而做不到? 人們不僅要問一句:這究竟是一體化,還是碎片化? 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是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區域一體化,其實可以看成是一個區域內經濟對全球化作出的反應。其實質就是要能充分發揮地區優勢,通過合理的地域分工,在全區域內優化配置生產要素,以提高區域經濟總體效益的動態過程。 長江三角洲地區面積雖然不大,行政區劃和利益格局卻十分復雜。真要一體化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是上海擴張的過程,還是江浙等省與上海融為一體的過程?是分工定位的過程,還是由一個龍頭引領其他地區發展的過程?是合作共進,還是競爭發展?請不要輕看這其間所用語詞的不同。不同的用詞,都隱含了不同的利益表達。 “2003長三角質量技術監督合作互認會議”和“長三角經濟與民營企業發展論壇”上,江蘇省副省長吳瑞林提出 “四上海理論”:一是“東上海”,這里有上海和浙江聯合開發的洋山港,加上蘇浙組合港,一體兩翼。二是“南上海”,大范圍是浙江省,小范圍是杭嘉湖。此地經濟發展的活力是全國公認的,在世界上也有重大影響。三是“西上海”,就是江蘇的蘇南地區,尤其是蘇錫常地區。四是“北上海”,主要是崇明島加上蘇中、蘇北地區。 這個說法不經意間已經將長三角撕成四片。對此,上海方面立即作出反擊,認為是有意將“老上海”邊緣化。有意思的是,這番話卻是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題目下說的。面對“大上海”,江蘇省提出了沿江開發戰略,浙江省提出了環杭州灣發展戰略。而江浙兩省規劃的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環太湖都市圈、蕭紹寧經濟帶,更是與復雜的行政區劃攪和在一起。一體化的旗幟下,大家各有算計,各行其是。 回顧歷史,每當面臨利益的碰撞,江浙滬之間無不是碎片化的現實擊破一體化的愿望。從上個世紀90年代的港口大戰,到現在的機場大戰,概莫能外。 2002年10月開始,虹橋國際機場所有國際航班東移至浦東國際機場。虹橋機場定位轉向國內化甚至支線化,這使得蘇州、昆山、吳江的IT產業遭受重創。而上海張江工業園的上升勢頭也由此迅速蓋過了蘇南諸開發區。上海市政府研究室主任王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浦東機場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決策,因為虹橋機場周圍恰恰在上海土地價格最貴的地方。這就出現了地方拿錢修機場,各方面共同免費使用的現象。如果類似虹橋這種涉及到省市之間共享的機場由中央建設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畢竟,按照上海目前的地價,上海自己承受不了機場的建設費用。”但昆山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把近在咫尺的虹橋機場當作昆山投資環境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蘇州則專門修建了到虹橋的機場路,是工業園區的配套工程。國際航班遠移浦東,使蘇州、昆山到機場的路程增加兩個小時。此情此景之下,迫使蘇南重新考慮自己建設國際機場,而這又導致蘇州和無錫為機場的選址爭吵不休。 縱向看,在長三角,中央直屬或直接管理的開發區、企業、機關不在少數。尤其是,可直接“通天”的園區、企業和其他機構眾多,而中央也歷來就有直接干預微觀經濟的習慣。橫向看,且不說歷史上春秋時期著名的吳越爭霸,光是1949年以后,上海、江蘇、浙江之間,行政歸屬就屢有變更。上海郊區各縣原來均屬江蘇,江蘇和浙江之間也有行政區的變更。更關鍵的是,三地在交界處相互發生糾紛時,歷來沒有協商解決的傳統。典型的例子是太湖水域的治理問題。其實,即使是小至兩個村子之間的沖突,或者是其他民間偶然發生的事件,也經常非驚動中央不可,由國務院相關部委出面方能解決。在江蘇省吳江市盛澤與浙江省嘉興市之間,因麻溪河污染問題,2001年11月22日凌晨,嘉興北部漁民自籌資金100萬元,動用8臺推土機、數萬只麻袋,自沉28條水泥船,截斷河流,堵塞江蘇盛澤至嘉興間的航道。這一斷河事件,最多時聚集了4000多人,被民間稱為“零點行動”,曾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重視。但即使在中央最高領導的親自批示下,又經國務院相關部委出面協調,問題也未得到最終解決。 2003年以來,關于長三角16個城市之間惡性競爭嚴重、行政壁壘森嚴的報道不絕于耳。在相距不遠的15座城市中,有11座城市選擇汽車零配件制造業,有8座城市選擇石化業,12座城市選擇通信產業。產業結構趨同,重復建設現象十分嚴重;江蘇免檢的產品到了長三角區域內的其他省市還要再檢驗,甚至在同一個省內,這座城市的免檢商品進入其他城市還要再從上到下“跑一趟”,行政壁壘嚴重阻礙要素流動;上海堅持傳統的核心圈向外攤大餅式的發展道路,而蘇錫杭甬要求體現功能差別,錯位發展。杭州希望做上海的后花園,要求把上海的一部分功能移植過去;蘇州表面上稱“大樹底下種好碧螺春”,但心里卻也想把上海作為消費娛樂的“后花園”;最尷尬的是蘇州的市領導,“白天看南京,晚上看上海”。蘇州委托中國社科院所做“蘇州與上海產業對接”的課題,一直向南京方面保密;上海堅持要把郊縣變成郊區,再發展成市區。但昆山人認為,蛙步發展更體現出發展不平衡性的特點,因為,像昆山等蘇南的縣級市的經濟水平和發展程度都高于上海的郊縣,因此,像昆山、張家港這些有實力的縣級市,早就嚷嚷著要升格為地級市。區域城市之間的發展始終缺乏整體協調和分工;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長三角內部也在分化。以蘇南為例,當年的蘇錫常變成了“蘇無常”,即蘇州、無錫,沒有常州了,常州的發展已經明顯地落后于蘇州無錫。而蘇州內部,昆山好于張家港,張家港好于吳江、太倉;無錫內部,江陰的發展又遠在宜興的前面。 由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撕裂的長三角,一種同床異夢的一體化。難道真是種下龍種,收獲跳蚤? 誰的一體化 眾所周知,在長江三角洲地區,集中了蘇南模式、溫州模式兩大中國經濟發展范式,還有上海這種強勢政府主導下投資驅動的發展模式。在這里,中國經濟轉型的第一階段,即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初步建立,已經基本完成(雖然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市場化程度仍有明顯不同),正面臨著從初級市場經濟向高級市場經濟或現代市場經濟的轉型。這一從初級市場經濟到高級市場經濟的轉型,必然伴隨著各個方面的重大變化。這一歷史性的轉型過程,因緣際會,集中體現為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因此,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過程,除了會有如上所述種種區域經濟的表征之外,更加重要的是一個制度轉型過程。 從總體看來,長三角各地一體化“決心已定”,但江浙滬經濟基礎各異,市場化程度有別,所需解決的實際問題也不同。這些都必然導致一系列問題:由哪個省市來主導一體化?以哪種模式來推動一體化?將來的一體化會又將更接近于哪一個省市的理想?這些問題,其實質是一個模式之爭。這在各省市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學者發表的觀點中已經端倪可察。 2003年,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朱榮林提出了兩個方案:一、由國務院批準設立長江三角洲經濟特別行政區(或稱上海經濟特別行政區);二、仿美國密西西比河管理局例,成立“長江三角洲經濟管理局”,統一規劃、協調和實施三角洲經濟的互動。而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教授沈玉芳則提出了更為激進的設想:把隸屬于江浙兩省的部分地區劃歸上海,適當擴大上海的行政邊界,構筑大上海經濟區。 沈教授認為,作為第一步,可以成立統一的、跨區域的職能機構,取代目前分頭管理的體制設置框架。使原來隸屬于各省市的相應職能機構成為對應的分支機構。在其具體設想中,包括成立長三角警務交通管理署、工商管理署、環境署、水務署等跨省市的職能管理部門,由這些機構統一監督、統一管理、統一執法。據沈教授介紹,成立這些機構并非沒有依據,英國倫敦大區警察署就是例證。 上面觀點可能并不代表上海市政府的真正想法,但確實與上海市一貫的強勢政府形象相一致。從上海市官員的公開言論中也可以看出,上海強調政府應負擔起主持、規劃、協調長江三角洲一體化之責,而沒有明說的潛臺詞就是,依托國家浦東開發的戰略安排,利用其在長三角地區已經成為現實的龍頭地位,以“服務長三角、服務全中國”為口號,堅持“四個中心”為發展戰略的上海,是三省市中理所當然的主導者。 不可否認,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一體化就是上海做大的一個過程。但讓江浙人不服的是,上海借助其特殊地位,往往能夠直接“領秉”最高層的意圖,取得尚方寶劍。上海市的領導人歷來兼任黨或國家領導人,但上海挾國家戰略和中央政策以自重,往往在一些利益攸關的競爭中占據上風。盡管上海一直也在加快與江浙地區間包括城際交通、標準互認、人才流動等方面一體化的進程,但在涉及地方利益的時候,上海卻并沒做任何讓步。比如,江浙修到上海的路,一到與上海接口的地方就成為“斷頭路”;在移民問題上,上海只對高學歷和有錢人開放。上海幾乎所有的招聘廣告上都標明必須有上海戶口。此外,上海在外地產品的進入上,設置的障礙也比江蘇浙江兩省要多很多;上海嘉定青浦凇江的“173工程”專門針對昆山、太倉和嘉善而來。上海許諾的制造業轉移純粹是虛晃一槍。本來上海就享有特殊政策,浦東的開放有責任、有義務拉動起周圍地方的經濟發展。為此,江蘇的部分人大代表聯名向全國人大對上海提出抗議。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認為,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中央在區域方面的不平等政策已經趨于取消。洪銀興指出,在長三角一體化的進程中,上海的主要走向是發展現代服務業,長三角制造業國際基地的依托于上海的中心地位及其現代服務業。上海沒有必要繼續發展一般制造業。 與洪銀興文章相對應的是,蘇州市政協在2003年12月邀請環太湖流域江浙各城市參與打造以滬杭寧為極點的大三角內的小三角———環太湖經濟圈,試圖在物流和旅游方面率先打破各地間的壁壘,建立以蘇州為核心的小經濟圈。對上海的不信任,迫使長三角走上歷史的老路:江浙聯合,抵抗上海。而浙江大學的史晉川非常直率的指出,浙江的制度創新遠遠走在上海前面,以上海為主導的一體化,對浙江而言,無疑是一種倒退。 從三地學者的爭論中,我們隱約可以感受到對“誰的一體化”的不同理解。江蘇和浙江的一致性可能更多。但對市場經濟發展階段、產業轉型的緊迫性、區域制度競爭與創新等問題與一體化的關系上,由于其民營經濟的先發優勢,浙江方面的認識又更深刻一些。應該承認,浙江的市場化程度、區域制度創新能力都走在江蘇的前面,而江蘇又走在上海的前面。然而,上海的龍頭地位已然成為事實。江浙兩地到處可見的“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口號后面,總該是有些無奈吧。 新一屆中央政府上任以來,基于區域經濟的現實情況,在南方,面向香港推出了CEPA(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方案;在北方,提出了振興東北戰略。中央政府政策傾斜的北上、南下的趨勢基本形成。這導致優勢要素向以上海為中心的東部沿海集中的傾向開始變化。原來,上海又建磁浮鐵路,又籌劃京滬高鐵,但現在,京滬高鐵已明顯拖慢,中央已著手籌劃新的京廣鐵路建設。 CEPA的迅速實施,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重心向中部轉移的一步好棋。事實上,CEPA之后,泛珠三角大計(由廣東、湖南、江西等九省區及港澳特區組成)便應運而生,成為完全不亞于長三角的一個新熱點。而計劃中的新京廣鐵路很有可能跟籌劃中的廣州至香港的高速鐵路對接,從而香港也可以直接與中國的廣大內地相通。屆時香港將擁有不亞于上海的腹地。這從都市圈競爭的角度看,對“大上海”可能會是一個打擊。 誰來一體化 一方面,在推動一體化方面政府最積極主動,另一方面,誰都知道政府是一體化最大的障礙;一方面,長三角各地政府欲通過“一體化”來減輕或消除割據的弊端,另一方面,這些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又由政府主導的一體化過程所導致。這是一個巨大的悖論。 目前在長三角,有三個層面的定期舉行的協調會議,一是“江浙滬省(市)長座談會”,自2001年起每兩年由三省(市)省(市)長參加;二是由“長三角”15市的常務副市長參加的“經濟協調會”,也是每兩年召開一次;三是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就存在的“協作辦主任會議”,其主要職責是落實前兩個會議上形成的決策和方針。 其實,只有當市場失靈時,才啟動政府協調機制。長三角各政府間在“五年計劃”和“十年規劃”上已經開始了自上而下的協調工作,但總體講,一體化的主角由政府來擔當總不是長久之計。浙江社科院葛立成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能以為一講一體化,又到了政府大有作為、大展身手的時候了。從招商引資到產品推介,官員們頻頻亮相,微觀領域時常都可看到各級政府活躍的身影。須知,一體化不是政府的進,而是政府的退,而且是大家一起退。長三角各級政府現在迫切需要聯手“有所不為”。今后的趨勢是企業、NGO的作用會越來越大,尤其是民營企業壯大之后,應該讓他們一展身手。” 區域經濟一體化主要包括產業發展一體化、生產要素市場一體化和區域城市發展一體化三個方面。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基本要求和基礎是市場一體化,即一般人們所關注的四大自由流通:貨物、服務、人員和資本在區域內自由流通。沒有市場的一體化,其它的一體化都將是扭曲的。產業布局由政府出面,肯定不行。 無錫市市場協會會長蒲文昌擔心,現有的政府體制會束縛民間對一體化的要求。他舉例說,上個世紀初的時候,榮氏家族在無錫辦了“三新”系列的許多工廠,但公司總部還是搬到了上海。上世紀80年代中期,蘇南的幾個主要城市都辦了自行車廠,目的是向上海的“永久”、“鳳凰”叫板,但后來因為經營不善,基本都成建制的并入了上海兩家自行車廠。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是很正常的事。也純粹是企業自己的事。現在就不同了,“春蘭”要把總部搬上海,蘇滬之間必須先商量一個稅收的分成辦法。 無疑,分稅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是非常強大的利益主體。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上級和下級地方政府之間,的確存在著財政權力和政治好處之間的交換;在同一級次的地方政府之間,為吸引對于實現經濟增長所必需的各種生產要素,必須展開競爭,這就是所謂投資環境的競爭;在同級政府之間,還存在著市場制度的競爭,因為產品的區際貿易以及服務、人員和資本是否可以在區際自由流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不同區域市場向對方的開放程度;在地方政府和選民之間,存在著公共品和資源兩者與選民同意之間的交換;在中央政府和選民之間,也存在著公共產品與服務和資源這兩者與選民同意之間的交換。這種經濟過程和政治過程的交換是很普遍的,根據交換理論,可以把社會理解為一個利益流動的網絡。個體在社會互動中得到的收益取決于個體向其他人提供的利益。 然而,在中國的現實情境下,上述交換過程被濃縮為一個詞組,即“政績工程”,而政績主要是由GDP來表現的。因此,中國的各級地方政府都是發展型的強勢政府,在這一點上長三角各地都是高度一致的。而且,由于中國原來是計劃體制的國家,政府手里掌握著大量經濟資源和配置資源行政權力。傳統計劃經濟的“高度集中”,實際上還有另一面,就是“高度分散”。“塊塊”有很大的干預經濟的權力。“塊化”、“條化”,到了地方就是“碎片化”。這樣,政府就既有愿望,也有能力去主導本地經濟的發展,包括利用經濟一體化的名義去爭奪更多的資源和配置資源的權力,追求自己控制下的小區域利益。因此,我們看到,在眾多一體化甜言蜜語和口號后面,隱藏著各級政府的現實意圖:“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 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已經修建好從太湖引入飲用水到盛澤的全程管道,距浙江省嘉興市僅十里之遙,嘉興卻不能接過水去;同樣,嘉興已修建好直通至海的排污管,盛澤也不能利用,仍須重建一條。太湖流域涉及兩省四市,無錫市區離太湖最近,岸線比較曲折,主要的風景區都集中在無錫,但無錫對太湖的水面管轄權只有28%。而常州市擁有幾公里的湖岸線,對太湖卻只有1%的管轄權,如果常州在這幾公里的湖岸線上排放污水、廢水,處在下游的無錫就會苦不堪言;又如同樣是在江蘇,在同一座山上,江陰在搞旅游,張家港則在開山炸石。 這種心猿意馬的經濟協作,往往鬧出南轅北轍的笑話。2003年8月13日,上海杭州兩市政府簽訂《關于進一步推進滬杭兩地合作交流的協議》。這份協議中一個實際的亮點是:杭州將會逐步實現對上海市民的“同城待遇”。上海市民到了杭州,就可以享受到杭州市民能享受到的正常待遇與優惠政策。據說其中可以馬上落實的一項就是,當年“國慶”之后,只要是上海人到杭州旅游,在餐飲、住宿、門票等方面都能享受六折待遇;連購買女裝也能打六折。這件事情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政府非要在這些已經充分競爭的行業中插一杠做什么?如果規定杭州的衣食住行對上海游客打六折,那么北京、南京的游客怎么辦?退一萬步說,只要不是在特殊的旅游旺季如五一國慶期間,杭州的賓館,什么時候不能打折?至于女裝,從標價算起,最后的成交價格又何止六折? 整體制造業,還是單純加工業 浦東開發時,引資門檻高,只是盯著世界500強,但江蘇、浙江拼命降低門檻,25%的增值稅只收12.5%。尤其是昆山、蘇州抓住了機會。但不可否認,門檻太低也有太低的問題。 浙江大學副校長馮培恩指出:目前,在長三角區域的兩省一市中,江蘇某種程度上也存在珠三角“貼牌”經濟的弊端 而且最為嚴重的一個后果是,一講“引資”和“優惠政策”民營企業就遭殃了。那些本地的中小民營企業被徹底邊緣化了。在長三角北部,外資的繁榮,某種程度上掩蓋了本地生產力的衰落。 長三角正面臨著從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后期的轉型。這個產業結構轉型就是中國的重化工業化,這恰恰也是與國際上產業轉移的趨勢相一致的。這也要求長三角產業升級要呼應國際產業轉移。 從產業發展的規律看,世界各國經濟基本上是沿著“農業→輕工業→重工業→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的軌跡向前發展。在這條產業轉移的鏈條上,中國經濟正處于重工業的啟動階段。在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之后,中國經濟進入了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工業化的中期階段。重化工業的比較優勢呈現給國際資本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首選之地是中國。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工廠”。 從歷史上看,世界制造業中心曾發生過幾次大的轉移。二戰之前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二戰以后轉移到日本和“亞洲四小龍”。20世紀90年代后,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后,國際資本和產業很明顯地向中國內地轉移,而且這一次的轉移不僅是生產的轉移,還逐步擴展到研發、營銷等方面的轉移。 一般而言,國際制造業的轉移,起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輕加工工業,而后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重化工業。可以說,改革開放之初,以珠三角為代表的中國所承受的外資主要是來自加工工業的產業轉移,而20世紀末21世紀初開始的這一輪長三角吸收外資的熱潮則與國際重化工業向中國的轉移分不開。因此,今后長三角利用外資的定位應當是改造傳統制造業和提升服務業。 雖然長三角地區的初級原材料和燃料都比較匱乏,但中國的礦產資源本來就十分匱乏,而且品位不高,無論是石油、黑色金屬礦石還是有色金屬原材料,目前都已經大量依賴于進口。因此,沿海發展鋼鐵、有色金屬、石化等行業,其成本優勢反而更明顯,因為一來東部地區的消費能力大,二來東部地區可以就近進口。這也是國外重工業轉移到長三角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如果整體制造業和重化工業能在長三角新一輪引資中與本地經濟相配套,這或許是長三角一體化的福音。因為資本密集型的整體制造業和重化工業,是一種規模經濟,也是需要更高水平服務業支撐的經濟,這必將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促進力量。 不缺資本,缺的是“公平競爭” 長三角各地為搶外資,拼地價、拼稅收政策,已到了“跳樓”和“割喉”的慘烈程度。各地為了與昆山、蘇州競爭,不僅賠上土地和稅收,還要為外資企業墊付職工培訓費。但另一方面,為平衡財政,土地低價出讓給外商的同時,政府又以商業用地、住宅用地的高價來彌補虧空。“商業用地100萬元/畝很正常”,而承擔高地價的是當地居民。 2003年以來,浙江在引進外資上頻頻主動出擊,其成績之大甚至令蘇州有了危機感。浙江全省的產業升級已成為當地官員焦慮的中心,“借力外資”成為最現實的選擇之一。根據南方周末的報道,浙江官員直言不諱地說“何止是突破口,招商引資根本就是我們接軌上海的著眼點。”與之相佐證的是,在浙北某市的官方文件中,首次出現了“招商引資是政府工作中壓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引資要達到蘇州的百分之多少”等字樣。 在我國,資本比勞動更稀缺,這是一個長期的約束。然而,最近幾年,我國資金供應狀況發生明顯變化。從內資方面看,至2004年1月,國內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已經達到11.63萬億元。從外匯儲備看,至2003年底,我國國家外匯儲備已達4032.51億美元,截至2004年1月末,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含外資)外匯各項存款余額為1510億美元。應該說,很大程度上我國已不是一個資金缺乏的國家。既然國內資金供應已經大為改善,引進外資的著眼點理所當然應從數量轉變到質量上來。但現在內資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外資對內資的“替代”情況已經發生。在引資政策上,應將以前的外資“超國民待遇”或者“非國民待遇”逐步取消,統一各地、各部門的有關法規政策,對內資和外資一視同仁,這也是與WTO框架下《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TRIMs)的要求相一致的。 一段時間以來,關于溫州炒房團在全國范圍內炒高樓價的說法流傳甚廣,業界普遍認為,溫州至少有10萬人在炒樓,動用的民間資金高達1000億元以上。這些資本原本可以投入制造業用作擴大再生產和產業結構升級,而現在則“流出”到了純粹的炒買交易中。照理,在自上而下推行的一體化中,面對行政壁壘的拆除,浙江民間資本應該擁有更多的投資機會。但現實是,民營企業、民間資本的投資取向已經開始分化,除了一部分企業家繼續在制造業進行耐心布局,或是按地域延伸產業鏈,或是向產業鏈兩端追溯以提升競爭力以外,還有一部分民間資本明顯開始失去耐心,以短期獲利為主要目的,房地產業便成了主要選擇。在全國范圍內四處炒房的只是浙江游資的一個方面軍,它們主要由中小資本構成,而另有一部分制造業大資本則開始離開原來產業,大舉進入房地產開發,準備“撈點快錢”。 浙江民間資本充裕,許多資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機會,只好東沖西撞,集群式地在地產市場、外匯市場甚至期貨市場活動。造成這種現象最關鍵的原因是市場準入問題。有很多行業和領域,被國家管理控制住了,民間資本進不去。同樣的,在公共事業領域和許多所謂“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內,民營資本也受到了限制。而經驗表明,任何領域,民間資本一旦進去了,投資需求和投資效益就會迸發出來。例如高等教育(大專)和職業教育,1998年之前政策不許民間資本進入,1998年政策放開后,當年浙江就出現36家民營教育機構,成百億的資金一下子進去了。不出幾年,寧波萬里學院、上海劍橋學院等民資教育機構已經非常有號召力了。各地優惠政策專搞差別化待遇,尤其對財產保護不能一視同仁。比較常見的情況是“保外(外資)”、“保大(大資本)”、“保貨幣資本”,但卻不保護人,不保護土地。相比于民間資本,外資受到的準入限制要少得多。在所謂必須“由國有企業壟斷經營”的行業中,公用性行業早就有外資在經營,“西氣東輸”項目也已經由外商參與或甚至一度考慮允許外資控股。至于在“大型項目由國有企業經營”的行業中,水泥、電子、電腦、汽車、新興材料等行業,更有很多是外資企業,但卻鮮見民營資本。外資銀行可以在中國辦代表處、分行,可以做人民幣和外幣業務等等。但是中國的民營銀行到目前為止也只有民生銀行一家。總之,在這些受到控制的行業中,外資進入所受到的限制比起民間資本要少得多。如果外資的市場在國內的話,本地中小企業更難進入市場了。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不會刻意去保護比爾·蓋茨,他們保護的是公平競爭的原則,保護的是中小企業的利益。對此,浙江大學史晉川教授指出:“長三角各地政府正在用土地換資本以損害農民和城市居民的財產權利,以損害中小資本的權利為代價吸引外資,提高GDP。這個模式不具備可持續性。只有政府取消這樣的歧視性產權保護政策,公平地一視同仁地保護所有產權,要素流動才不會被扭曲,一體化才能真正實現。” 歧視,再加上外資的過分密集,必然會擠壓民間資本的發展空間。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受到擠壓,蘇南一般民眾 “打工者化”。他們像浙江的小老板那樣自己創業的機會要少很多,這反過來又使民營經濟的成長更加困難。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