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辯對改革的貢獻為負數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7日 09:40 東方網 | |||||||||
劉海明 “以互聯網為代表,出現了大辯論、大批判形式的討論。這種討論實際上歷來對改革幫不了忙,反而起了負面的作用。”24日,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2006宏觀經濟預測春季年會上,批評將利益群體矛盾公開化的做法。
通過互聯網討論社會熱點,姑且將之稱作“網辯”,誰也無法否認,這種形式是一種民主的潮流和必要形式。網上的辯論,由于匿名發言,有的火藥味很濃,有些嗆人;有的說些風涼話,意義不大;也有的臟言臟語,玩世不恭。沒辦法,網絡論壇里,三教九流的角色應有盡有,想封任何一個人的嘴,都是徒勞的,除非他有能耐取消網絡。網辯的這種天然的群眾性,注定了它不是一個高貴的、神圣的論壇,更不是精英們煮酒論劍的學術論壇,比如說,李教授發言的這個春季年會。作為政府決策者和政府的智囊團,在探究社會熱點問題解決方案時,能不能以平和的心態,傾聽一下網辯的內容,分析網辯主流觀點有無可取之處,對確保決策的正確,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遺憾的是,按照清華這位李教授的觀點,網辯不僅于事無補,反而給政府決策添亂。一個“歷來”,一個“負面作用”,如此定性,基本上全盤否定了網辯的現實意義。如果此話出自一位大法官之口,我真擔心,網辯會不會“非法”?即便構不成非法,也肯定屬于被人鄙視的對象。試想,一個“歷來”“起了負面作用”的東西,即便不是行將滅亡,也將是在自取滅亡,誰叫你“作惡多端”,總是給改革當絆腳石? 這顯然是典型的精英思維。我絲毫不懷疑“精英人物”的智商高于普通人,否則他們也就無所謂“精英”了;也不否認精英們的見解更理性和系統性。但是,如果就此得出結論,整個世界,所有現實問題,非精英則無發言的權利,或者說非精英們說話,只能是添亂、甚至妨礙事情的解決。這未免過于缺乏理性,過于狂妄了。 就目前的社會貧富差距擴大,互聯網上的討論也好,批判也罷,目的只有一個:通過各抒己見,尋求找到縮小貧富差距的辦法。也許,誠如李教授所言,貧富差距的擴大是個必然趨勢,不以哪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貧富差距能不能相對縮小,貧富差距擴大的速度能不能放慢,終歸還是值得辯論的。這些可能性,一來都是可以討論的,二來誰的智商也不比其他人低太多,干嗎以鄙視的眼光,把網辯打入萬劫不復之淵?網辯真的低檔到這般地步,還是說這番話的人過于自傲了? 社會是在批判的聲音中進步的。這是歷史告訴我們的。網辯中,“批判的分貝”,遠遠高于之前的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批判的聲音中,有雜音不可怕,有無益的話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絕承認網辯這種形式。我就不信,一個無視網辯合理建議的國度,能夠永遠正確;更不相信,一個自以少數幾個精英便可以治國的專家,真的可以擔負起歷史的重任。你愿意拿歷史賭博,可歷史卻不愿意讓你和她開玩笑。鄙視“網辯”,是你的權利,民眾利用互聯網談論國是,也是他們的權利,又何必要厚己非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