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蕾:解困仰賴市場機制完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1日 16:39 《財經時報》 | |||||||||
過剩產能的根源在體制。最根本的解決方式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提升市場化程度。市場會去淘汰過剩產能,價格和利潤會去平衡供求,企業和市場會承受調整成本 并不是所有的行業都有產能過剩問題,一些行業一直存在產能過剩也沒有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為什么這次新增過剩的產能變成經濟發展的制約?
壟斷行業不會產能過剩 以國企為主的壟斷或多頭壟斷行業不會產生嚴重的產能過剩。經濟學的市場組織結構理論對壟斷行業的特點已經有比較清楚的分析。在壟斷性的行業,因為壟斷性企業有定價權,壟斷利潤的產生是通過價格控制。壟斷產量對應較高的壟斷價格,一般都小于完全競爭的市場均衡產量,壟斷性企業沒有增加產能擴大市場份額的動力。 中國壟斷性行業是以國企為主的行業,壟斷的形成是行政不準入的結果,不是由于行業特點,比如太高的基礎投入使投資者卻步所形成的市場進人門檻導致的壟斷。比如石油行業,一直沒有一定規模的民營資本進入。 同時,這些國企壟斷的行業,沒有受到政府強制性的管制,比如產量向完全競爭市場均衡擴大,等等,不但利潤受到壟斷的行業政策保護,不論利潤空間有多大,沒有新的企業能夠分享任何利潤,同時受到價格政策、稅收政策和其它產業政策的保護。壟斷性國企沒有市場激烈的競爭,不會主動控制成本,技術創新,產能缺乏隨市場供求調整的動力。 總之,壟斷行業由于沒有競爭對手,調整價格就可以使市場均衡,壟斷企業一般不會出現嚴重產能過剩的情況。以國企為主的壟斷行業受到政府保護大大多于管制,利潤下降會得到政府的補貼,更沒有主動擴大產能來發展的動力。 完全競爭的行業不會出現產能過剩 競爭程度較高的行業或者以民營企業為主的行業不必擔心產能過剩。我們發現,家電、服裝和一般生活用品的生產,從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換句話說這些行業的“生產過剩”已經十幾年,但是我們似乎沒有對這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帶來的價格持續下跌導致通貨緊縮和經濟下滑的擔心。主要原因是這些行業的完全競爭性。 自由度較高的進入使利潤競爭空前激烈,使這些行業中的企業,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引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產品更新、升級換代,甚至進行價格競爭換取生存空間和市場份額,稍一不慎,就要遭遇退出市場的命運。 所以競爭使產品結構不斷得到調整,競爭使沒有利潤的過剩產能自動退出。企業的進進出出,價格和產能由市場調整,投資和經營風險由企業自己承受。十幾年的供大于求不但沒有引起經濟增長的大起大落,相反,這些產業一直在對經濟作出重要貢獻。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一個過剩經濟。只要維護公平的競爭環境,保證信息對稱,過剩產能就會得到調整,市場和企業承受調整的成本,不會出現過剩產能成為經濟發展的嚴重問題。 特別是中小型的餐飲業和一些娛樂性服務業,不斷地生生死死,多次地“改朝換代”,甚至正常的統計系統長期無法覆蓋,似乎沒有引起任何產能過剩的擔憂。 調動市場的力量 一些比較容易創造GDP,生產效率不高的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并存的制造業,容易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些制造業領域,通常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國有企業效率不高,民營企業可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方面與國有企業一爭高下,獲取這個行業的超額經濟利潤。只要還有利可圖,民營資本就會蜂擁而至,增加投資擴大產能,爭取更大的份額。 國有企業面對民營資本的競爭,因為有政府扶持和銀行資金,不甘落后、不計成本地增加投資,擴大規模,與民營企業爭利。比如鋼鐵、水泥和電解鋁等等嚴重產能過剩的行業,就是由于民營競爭者投資新的產能參與,引來國有企業投資進一步擴大產能的結果。 由于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而擠進這個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產能不斷擴大,供給不斷增加,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最后一定會出現產能過剩,利潤下降的局面。如果讓看不見的手去調整市場,按照完全競爭的價格理論,一些競爭力不強的企業一定會退出市場,直到市場再次出現均衡。 但是,在這個應該由市場調節供求均衡的最關鍵環節上,看得見的手干預了市場。行政干預一定對國有企業有利,包括信貸政策,產業整合政策。比如,最近出臺的關于鋼鐵行業集中度的規定,或許非但不能使低效率的過剩產能退場,反而可能引發國有鋼鐵企業為了提升集中度而開始新一輪大肆擴產,最終只是迫使民營企業退出市場。國有企業的過剩產能問題,銀行的壞賬最后由政府埋單,這樣一來過剩產能就變成嚴重的經濟問題。 綜上所述,事實上,目前過剩產能的問題是體制的原因。最根本的解決方式是有針對性地堅持市場化改革,提升市場化的程度。市場會自然淘汰過剩產能,價格和利潤會去平衡供求,企業和市場會承受調整的成本,不會形成對經濟增長的巨大制約,過剩產能這一市場經濟中一般現象也不會演變成經濟的衰退。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