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美麗經濟之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3日 22:03 《財經時報》 | |||||||||
□ 本報記者 胡勁華 “2005中華小姐”三甲佳麗李鑫淼、楊爽、馬婉琳日前在北京某珠寶專賣店展示了王冠以及權杖,據說該套王冠及權杖價值250萬元,激起了專業人士對“選美”經濟的討論。
但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阮次山則透露,連續主辦了3屆的鳳凰中華小姐環球大賽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虧損。 面對如此多的選美活動,大眾看到的卻是“審美疲勞”,這到底是“經濟效應”還是對“女性的歧視”或是一種文化的推廣,已引起多方爭論。 平民季軍的選美之路 馬婉琳自己都感嘆自己的幸運,這位來自成都某縣的女孩子居然通過選美成就了自己的夢想。 馬婉琳是四川臺經濟頻道的一個記者,讓人疑惑的是這位獲得鳳凰2005“中華小姐環球大賽”季軍的女孩子,在電視臺只是一個社會突發新聞記者,并不是一個節目主持人。 “臉大一直是我的陰影,也讓我錯過了很多機會,但真沒想到我會拿到季軍”。馬婉琳似乎對鳳凰臺的“智美”選美標準心存好感。 關注鳳凰臺多年的馬婉琳在今年8月份開始了自己的一個偉大的選美突破,事實上,2003年9月,馬婉琳就在讀大四上學期時獲得“成都首屆游戲寶貝大賽”選美冠軍,同年11月還在由成都電視臺舉辦的成都小姐比賽中獲得一個國際親善小姐的單項獎。 馬婉琳在8月份上網下載了中華小姐的報名表,這些都是背著父母和臺領導進行的,“如果沒有進入決賽,我就把這次選美的故事埋在心里,誰也不告訴。 在成都初賽時,當評委問到爸爸媽媽一些事情時,馬婉琳還曾悄然落淚,“每個人心理都有特別柔軟的地方,當時評委剛好問到我整個人生經歷里面最痛的事。” 這種性格多少成就了馬婉林的成功,在獲得決賽資格后,擔任《第一現場深夜快遞》社會欄目記者的馬婉林在向臺里請假時遭遇了尷尬,“領導說,一個新聞記者參加選美不太好吧,你要去的話就辭職去吧。當時可把我急死了,還好解釋了鳳凰選美的理念和性質后,臺里給了我40多天假期。” 從數千元花費到上萬元選美 馬婉林說從進12到進6到季軍似乎一氣呵成,“我天生不自信,不善于表達自己,但沒想到有了這樣的成績。” 而為此付出的似乎只是馬婉林幾十天的時間,“除了從成都到北京的路費自己出外,其他都是主辦方出的,買點私人用品和零食,總共花費不超過3000元,也算是花得少的,花得多的有一萬多元,當然這幾個月沒有工作,也就沒有了工資。”更多沒得到名次的佳麗則不這樣認為,不過馬婉林的話還是有點開導作用,“選美不是一種負擔,在經濟上雖然有損失,但不會是負擔,可能你付出的是一小部分,但得到很多機會,這些是錢換不來的。” 馬婉林最大的夢想就是利用這次契機走出成都,找到在其他城市工作的機會,“美麗是一種資本,也是一種負擔,看你怎么去運用。漂亮的女孩子比別人更容易得到機會,但更不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在拿到季軍后,馬婉林與她的室友抱頭痛哭,一半是辛苦,一半是分離,“這樣的選美有了一次經歷就好,我不會再參加任何選美了。” 與馬婉林有共同遭遇的選美女孩子似乎很多,她們已經成了選美比賽的常客。馬婉林說在成都的選美比賽比較多,“每次參加比賽,別人會說某人你怎么又來了,參加選美的女孩子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比賽才參加。” 而冠軍李鑫淼的經歷正好說明了這點。16歲就參加工作的李鑫淼此次除獲得冠軍之外還獲得了幾個單項獎,她給公眾的印象似乎多了一種沉穩和大氣,“前兩屆的鳳凰選美我就有朋友參加,都是公認的大美女,但到了比賽就沒有了信心,當時我在屏幕前為她們加油時就有了參賽的欲望,去年辭職后終于有了機會自由參賽,在等待面視時,我打了兩次電話咨詢是否有機會參加,那段時間是最緊張的。” 選美經濟與選美疲勞 與等待出名的美女相比,由此形成的選美經濟遭到的待遇則是褒貶不一。 幾年來,中國的“選美”活動如火如荼,愈演愈烈,諸如“XX形象小姐”、“XX仙子”、“明日之星”、“中國名模”、“花季少女”、“美女甲天下”等等,紛紛登臺亮相。有人認為,時下鋪天蓋地的“選美”活動,從本質上反映了這是一個男人經濟時代,反過來,如果什么時候出現了鋪天蓋地的“美男經濟”,那就是到了女人經濟時代了。 有人認為,美女時代其實質仍然是男人操縱的結果,折射的是男人不可言說的欲望和要求。社會和美女在共同地研究身體、運用身體、開發身體,乃至享用身體,其目的是讓美女的身體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當然,對于各種各樣的選美活動,也有人說:“女人能夠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美,為自己的美而驕傲,何嘗不是一種女人尋找自我的進步?” 強調“美麗是一種習慣,自信是一種態度”的李鑫淼因為從事平面模特工作的背景,對美女經濟表示了一種強烈肯定,“美麗當然是一種經濟,在當今社會更是,小說里一定要安排一個美女在里面,否則就賣不動,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 阮次山則針對鳳凰的中華小姐大賽表達了郁悶,“選美無經濟可言呀。” 阮次山透露,“我們搞選美虧著了。目前這種選美沒搞成商業化,只是一種帶動。至于能走多久,這要看董事會,他們要評估沒有贏利的其他的好處,包括文化、思想、理念、帶動國內社會風氣等都要評估,這也是鳳凰衛視的魄力。” 事實上,有的選美是有利可圖的,阮次山在美國的時候了解到環球小姐、世界小姐都是賺錢的,至少它的全球轉播是賺錢的。 而對于是否有選美疲勞,阮次山認為,“選美疲勞會有,太多了,就泛濫,不是爛,而是一種麻木。”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訪問學者曹景行則認為選美疲勞體現的是一種供求關系,“觀眾不看就是泛濫,觀眾有沒有疲勞,這是最重要的。商業電視臺不考慮這些是不可能的。”而曹景行的個人觀點則認為審美沒有標準,“我認為是美的就是美的,沒有一個現行標準,這和美麗經濟也許能構成邏輯上的關系。” 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的主持人楊錦麟則認為選美是一種戰爭,也是一種經濟現象。 楊錦麟稱,“現在有兩種項目是贏利的,一個是選美,一個是足球轉播。” 而選美經濟是否帶來選美疲勞,言辭犀利的楊錦麟拿超級女聲做了比較,“一種賣點不把握,比如超級女生如不控制,超級老人、超級寶寶等就來了,就會引起泛濫。” 而美女經濟到底會走多遠?劉長樂的話似乎有種代表意味:“對美的事物的追求是人類的本性,美女也是美的事物,這種追求永遠都不會改變。”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