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型經濟增長弊病多 資源價格改革恰逢其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5日 10:21 《財經時報》 | |||||||||
粗放型經濟增長引發諸多弊病,其不可持續性已非常明顯。中國致力于自主創新的戰略,就是對這種增長方式的一種突圍。當此之時,國家討論資源價格改革大計,無論從宏觀經濟形勢,還是從社會期望來看,可謂恰逢其時。 數據顯示,9月的CPI同比只增長0.9%,這一方面提示我們,中國有發生通縮的可能;而另一方面,這恰恰給物價上漲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如果此時放開一直被人為壓低的基礎資
中國正在向節約型社會轉變。資源價格的上漲,勢必有利于引導居民和企業節約資源,更早促成節約型社會的來臨,從而減少因為資源過度消耗,導致的資源緊缺和環境惡化。對于企業而言,低廉的資源價格致使它們對資源的過度依賴,不僅造成生態惡化,而且扭曲了市場的價格信號;同時,讓社會付出了巨大的環境治理成本。 企業能靠廉價資源獲利,也就沒了創新壓力,也就失去了技術投資的沖動;過低的資源價格,吸引眾多資本投資于消耗資源的制造業,造成國內很多行業的產能過剩,陷入低水平的價格競爭。同時,眾多質優產品以低價格涌向國際市場,中國以環境破壞、生態惡化為代價,去補貼了發達國家。而可悲的是,發達國家不僅不領情,反而在談判桌上指責中國向全球輸出通縮。 再有,水、電、煤、油、氣、土地這五大類資源都不同于一般的資源,有的具有壟斷性,有的屬于戰略物資。 之前,政府相關部門以核準制控制這些資源價格,有些遠低于國際水平。相關部門握有這些關鍵資源的生殺大權,所以,為了獲得投資立項,為了給資源定一個對自己有利的價格,很多地方和企業到這個關鍵部門拉關系,又為權力尋租、產生腐敗提供了土壤。 國家計委改組發改委,原本是要破除計劃經濟堡壘,但現實是,原本一些計劃定價似乎并無太多松動。電力緊缺,就去忙于監控電價;煤炭緊缺,又去忙于監控煤價……實際上,資源價格是一個基礎性價格,要完善市場經濟,資源價格放開或許是必由之路,因為它決定了下游產品的定價水準。 現在的共識是,資源價格改革,要以市場化為核心,同時要通過稅收杠桿,對資源使用中的外部成本內部化。但是,這些領域的公司大都是國有壟斷企業,由市場來定價,無疑對這些壟斷企業有利,而不利于其他企業和老百姓。 為了避免壟斷企業盤剝資源使用者,在資源價格改革過程中,必須引入稅收機制——用不同的稅率平衡供求雙方的利益;同時,對可能的行業還應打破壟斷壁壘,引入適當的競爭機制,讓價格真正由市場供求決定。 任何一次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過程,資源價格必定會面對巨大阻力;而作為舊有的管理者——發改委,倘若能夠在資源價格改革上自削其權、自我革命,資源價格改革就完成了一半。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