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貿易為什么不談自由精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1日 08:18 中國青年報 | |||||||||
高原 中石油成功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簡稱“PK”公司),付出了將近42億美元代價,相比今年夏天夭折的中海油180億美元天價收購尤尼科,還算不上一筆大生意。不過,能在里海這個儲藏了世界石油總量18%的“第二海灣”地區談成這樣一樁交易,已經使得我國在該地區的能源格局中占有先機。
秋天到來的收獲令人鼓舞。除了中東地區,我國的“海外石油路線圖”不斷探尋新的坐標,在非洲的蘇丹、拉美的委內瑞拉以及中亞地區,近年來中國石油公司大多有所斬獲。 按照自由貿易經濟理論,正在形成“世界工廠”的中國,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肯定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那么通過商業并購從富油國那里獲取能源供給,只要是價格公平,應該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用經濟學家常說的話,叫做“共贏”,這當然是符合自由貿易精神的。然而,在中亞、拉美這些相對不發達地區,中國贏得了商業尊重;而在最崇尚自由精神的美國市場,中國人的善意卻遭到了拒絕。看上去這似乎像個悖論。 筆者至今還記得,中海油總裁傅成玉在接受央視的采訪中表露出自己的遺憾。他曾寫信給《華爾街日報》,坦承這次收購是純商業的善意行為,因為尤尼科在亞洲和里海的資源,與中海油的市場相結合,將會對世界石油市場產生巨大的正面效應。但是,美國的能源安全機構卻不是這么考慮的。塵埃落定之后,一些隱藏的爭論浮出水面:美國人曾擔心,尤尼科公司在印尼的設施為中國臺灣、日本和韓國提供了大量石油,而一旦這筆交易成功,可能會削弱美國在亞洲的政治影響力。顯然,這樁商業交易完全被政治化了。 事實上,石油貿易從來都沒被看作是“純經濟現象”。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當一國石油進口量占國內消費量的30%或者當一國的石油進口量超過5000萬噸時,國際石油市場的行情變化就會影響到該國的GDP,而當一國的石油進口量超過8000萬噸以后,就必須運用外交、經濟、軍事等手段來保證石油通道的安全。據商務部預測,我國2005年全年將進口原油約1.3億噸,而去年我國的石油進口量已經占國內消費量的40%。 有專家分析,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同時其能源利用效益幾乎是全球最差的,因此相比其他國家,高油價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要更大些。更有論者認為,飆升的油價是美國企圖給迅猛發展的中國下的“石油絆索”——這個方法在上世紀80年代對前蘇聯使用過,只不過當時不是提高油價,而是降低油價,美國人與沙特阿拉伯聯手把世界油價壓低到每桶7~8美元,沒有石油美元就難以生存的前蘇聯經濟幾乎到了休克狀態。 世界石油市場,正被來自倫敦和紐約期貨市場的投機分子操縱,幾乎已經成為公論。經濟學家王建分析,在這些游資背后,有包含著美國的重大戰略利益:因為油價是以美元計算的,油價越高,流入美國的國際資本就會越多。據他估計,當國際油價漲到每桶70美元,流入美國的資金就將增加近7000億美元,如果到了每桶100美元,流入美國的資金將再增加5000億美元。美國是國際油價上漲的最大利益獲得者。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最近則公開警告:油價泡沫肯定要破,炒油者也肯定沒有好下場。 石油貿易已成為一場名副其實的有關資源控制和爭奪的戰爭,而透過石油期貨市場掀起的投機狂潮,早已把石油商品炒作成了某種特殊的金融符號。不論從現實還是理論上,石油貿易都和經濟學家們在真空試管里冥想出來的自由貿易精神相距萬里。理想中的純粹市場游戲規則,與實際運行中國家間的競爭法則,其差別是巨大的,剛剛開始把尋找新能源的眼光投向海外的中國人,一定不要被那種空洞的“經濟玄學”迷惑了大腦。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