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泉:促進教育平等防止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1日 07:41 第一財經日報 | |||||||||
訪談嘉賓:勞動經濟學家和人力資源薪酬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 本報記者 郭晉暉 常菁 《第一財經日報》:您認為導致當前收入差距懸殊的深層次原因有哪些?
曾湘泉:收入差距擴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與目前的機制和體制等有密切的關系,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人們受教育程度成為收入差距擴大的一個重要的、也是更為持久的影響因素。 教育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具有長期的影響和作用。要縮小教育帶來的這種收入差距,是需要時間的。教育具有代際傳遞的效應。知識改變命運,人的收入與其自身,以及上一代人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一個農民家庭的子弟考入大學,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他和他一家的命運就可能發生根本的改變。但如果是相反,面對高額的學費,很多貧困學生喪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他們以及他們的下一代很有可能還會繼續重復他們父輩貧窮落后的命運。 這樣下去,問題就比較嚴重了。窮就成為窮的原因,富就成為富的原因。這就陷入了因果循環累積原理的怪圈。中國經濟和社會要和諧健康發展,必須跳出這個圈子。 《第一財經日報》: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因果循環累積怪圈正有擴大之勢,在一部分人已先富起來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已提上議事日程,從教育投資機制上看,你有什么建議? 曾湘泉:現在勞動力市場突出的問題是低端市場沒有任何保障,就業不穩定,經濟發展的成果他們分享不到。長期來看,必然影響經濟的持續發展,消費需求出現問題的時候,整個經濟的鏈條就可能斷掉。經濟學的原理告訴我們,窮人的邊際消費傾向高,而富人的邊際儲蓄傾向高。如果大量的人成為窮人,沒有消費需求,富人的財富也不能增加下去。 怎么改變窮人的命運,不僅僅是簡單的轉移支付,簡單搞低保。從長期來看,是要對他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包括教育、健康和讓他們流動的投資。 目前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都發生了“技工荒”的現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技術工人需要培養,我們的人力資本投資渠道不暢。上技術學校的,通常是個人素質一般、家庭收入低的青年人。家庭收入低,無財力進行投資,學校采用高額的個人收費制度不現實。技術學校的發展,同樣需要大的實驗設備和儀器,需要相當的投資,而企業目前由于勞動力流動加大,大多也不愿對勞動力進行培養和投資,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面臨技能人才短缺,我們如何解決?根據國內外的經驗和做法,政府對此負有一定的責任,至少政府應該拿出一部分錢進行投資,支持技術學校的發展,支持技能人才的培養。勞動力技能水平提升之后,他們的人力資本就增加了,工資水平就會提升,收入差距的狀況才可能發生改變。 《第一財經日報》:這種狀況的出現是否與這幾年教育產業化有很大關系? 曾湘泉:教育要不要搞產業化是另一個爭論的問題。我的理解是,中國教育如果說搞產業化的話,那也是涉及專業的設置、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法應當與社會的需求相同步,應當提高辦學的投資效率和效益而已。教育的本質絕對是不同于企業的性質,它不是營利和賺錢的組織。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擔負著人力資源開發,促進人類科學和技術進步職能的同時,它更負有社會進步、社會公正和平等,特別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使命。為此,國家需要加大對教育的投資,要加大對受教育者的困難資助體系。解決收入差距必須考慮教育的平等化。人的機會和能力的差距縮小,將對收入差距的縮小發揮根本的作用。 當然,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也是一個問題,也就是說要建立良性的人力資本投資體制。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面臨一個投資效率和效益,也就是教育的質量和效益問題。中國的教育投資從家庭來看,是不成問題的。我們中國的家庭對于教育的投資幾乎可以用“不惜代價”四個字來形容,問題是教育投資的回報是什么,難道僅僅是一個文憑?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和能力,提高勞動者的勞動生產率,最終提高勞動者的報酬。 現在的問題是,教育投資是否產生了合理的回報?投資得到回報的前提是教育本身提供好的內容、方法和好的產品。如果基礎教育能打破應試教育的陳規,那就能為高等教育提供一個很好的人才儲備。反之,培養出來的還是不會獨立思考、不能適應社會需要、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人,也就不可能對勞動者的報酬水平產生激勵,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就會嚴重打擊國人對教育投資的信心。 《第一財經日報》:您認為應該如何改變這一狀況呢,政府在其中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曾湘泉:繆爾達爾曾提出過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主張。在經濟發展初期,政府應當優先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尋求較好的投資效率和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也要防止累積循環因果造成貧富差距的無限擴大,政府必須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來刺激落后地區的發展,以縮小差距。 在我看來,當前政府必須下決心加大對教育進行投資,包括對于向中西部教育投資傾斜,國家再也不能倡導教育機構靠自身辦教育的思路,更不能有意或無意地激勵教育一心搞營利的所謂“產業化”。 現在非常迫切的任務是完善助學貸款制度,解決窮人的孩子上不起學的問題。銀行認為有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沒有還錢,信譽不好,所以不愿意把錢貸給他們。但我覺得國家應該承擔這個風險。因為這對于改變大部分人的收入差距,改變大多數人的命運是有益的,不能因為個別事件就去否定這個制度。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