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車后買票現象當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8日 10:05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劉效仁 遼寧、廣東的4個建設項目在投入生產或試運行后,才向環保部門申請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屬于典型的“先上車、后買票”,嚴重違反了國家環保法規———10月26日《工人日報》報道說,近日,這4個項目被國家環保總局緊急叫停,并受到了嚴肅處理。
按照有關規定,建設項目必須實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這對于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生態,起著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但這一制度在一些地方并沒有得到認真貫徹執行。一些地方往往“先上車,后買票”,等項目建成后,才想到環保設施的配套,才向環保部門申請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而且,這一做法在一些地方居然還成了“經驗”。 “先上車,后買票”不外乎出于這樣兩種心理:一是有人為了快出政績,把環評和環保配套設施建設當成了負擔和包袱,甚至認為是障礙和阻力———環評程序好是好,就是太復雜,太耽誤時間,影響工程進度。二是有人狹隘地認為,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是在與工程爭資金,是不能承受之重。索性先干起來再說,有人查就“補張票”,沒人較真便可僥幸躲過。 值得警惕的是,“先上車,后買票”成了一些人有意躲避法規制約的手段和計謀。個別地方片面追求地方經濟的超速及跨躍式發展,不惜引進污染企業,在明知這些企業不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不符合國家環保法規的情況下,期望以“既成事實”來迫使環保執法機關的退讓。而一些環保部門看到“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也只好聽之任之。 “先上車,后買票”,挑戰的是現行法律規范,損害的是國家執法機關的形象,一旦導致有著先天性缺陷的“爛尾工程”、“半拉子工程”,更是勞民傷財。 因而,必須遏制“先上馬,后買票”現象,對違法項目發現一個查處一個,決不手軟。更重要的,把預防關口提前,在項目建設初始階段,就主動出擊,提醒和督促項目建設單位嚴格執行相關法規。若等到項目告竣,才想到監督,再“緊急叫停”,就太遲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