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信用卡:“信用”誰買單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8日 09:42 中國財經報

  信用卡與國際接軌,不能簡單的要求消費者變換消費理念,更重要的是信用環境的全面接軌。這其中,商業銀行的責任重大

  李瓊

  就職于某外資企業的胡先生最近領到了自己的工資卡———由北京市外企服務中心代
辦的長城信用卡。在一次酒吧狂歡之后,胡先生注意到,服務生拿走了自己的信用卡后并沒有要求他輸入密碼,簽字后支付即告生效。對此,胡先生略感不安。

  “信用卡背后就寫著我的親筆簽名,如果有人想刻意模仿筆跡不是難事。”胡先生說,自己每月好幾千的工資都打在卡上,想支取現金還得支付高達10%的手續費。一旦信用卡被盜用,后果將會非常嚴重。

  事實上,許多新近加入

信用卡大軍的持卡人都有著類似的不安。2004年,中國信用卡市場的巨大潛力正在加速釋放,具有循環功能的信用卡達到1000萬張。與此同時,由于信用體系缺位、培訓管理落后以及用卡環境較差等原因,與發達國家相比較,中國新興的信用卡消費人群們也面臨著更大的交易收單風險。收銀員=筆跡專家?

  簽名被仿冒,恐怕是所有信用卡持卡人最擔心的問題。廣州市東山區人民法院曾經受理過這樣一樁案件:持卡人霍某遺失了附有簽名的信用卡和身份證,在其掛失前幾分鐘,該卡即被人刷掉近3萬元。刷卡的商家分辯說,消費發生時,收銀員已對其簽名與信用卡背面的簽名進行了核對,筆跡是一致的。

  真叫是“死無對證”!事發時,盜用者早已攜卡消失得無影無蹤,又有誰還能回過頭去驗證卡上的簽名與其消費簽名一致?退一步說,收銀員又不是專業的筆跡核對專家,尤其在一些燈光昏暗的消費場所,要在短時間內區別簽名的真偽,誰又能保證百分百安全?

  類似的漏洞還有很多。例如,即便是持卡人及時進行了掛失,資金也未必安全。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不少銀行如廣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等都實行了即時掛失制度,但仍有相當部分銀行聲稱對掛失后一定時間內發生的資金盜用不負責任。例如,建行北京分行規定掛失后一小時內發生的損失不負責;工行的規定是電話掛失不負責任,必須去柜臺掛失才生效,等等。這都給犯罪分子留下了“充裕”的作案時間。

  “不使用密碼主要是保證使用起來比較方便,這也是國際慣例。”招商銀行信用部的張小姐這樣向記者解釋,“至于安全方面的問題,我們也有一些手段,比如跟蹤客戶的消費習慣,一旦發現異常消費,馬上會發放短信進行提示。”

  國際慣例,只是改變消費理念這么簡單嗎?銀行,你不該高高掛起

  “不輸密碼”這樣的消費理念與國際接軌,當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用卡環境的落后,尤其是風險分擔機制的不完善,卻似乎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了。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排除銀行內部人作案的例子外,在收單風險中,銀行所承擔的責任非常有限。例如在前述案件的判罰中,最終商戶被判承擔60%的損失責任,40%的責任由持卡人自負。

  在信用卡交易比較成熟的美國,判罰的結果可能完全相反。美國《電子資金轉移法》規定,對于未經授權的交易,消費者承擔最初50美元未經授權交易的損失,其余的損失完全由商戶和銀行承擔。

  “在他們的實際案例中,銀行承擔了很大部分賠償責任,因為銀行有義務提高自身系統的安全性。由此產生的費用被列入信用卡的發卡成本。”中國銀聯戰略發展部一位研究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內信用卡交易中,持卡人和商戶承擔了過大的風險,這樣的分配機制并不合理。

  事實上,銀行相對有利的外部環境,客觀上也導致了發卡行在發卡時難免掉以輕心。某銀行信用卡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搶客戶,幾乎所有的信用卡都免年費,沒有經過特別嚴格的核實,申請人也可能拿到一定透支額度。

  “隨著各項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理應對

商業銀行所承擔的責任提出更高的要求。”前述中國銀聯研究人員說。呼喚建立征信體系

  當然,要讓銀行有能力承擔更多的責任,還需要大環境上的轉變。

  “中國不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有著誠信的氛圍。”廣東發展銀行一位分行信用卡部老總為“銀行責任太小”這一說法有些不平,“美國人揀到一張信用卡也不會隨便去刷,而中國人可能就無所顧忌。在這樣的環境下讓銀行承諾客戶損失限額,不太現實。”

  比如,在國內,有人可能故意讓他人在自己的信用卡上簽名,該同伙刷卡后,持卡人就可以聲稱商戶提供的簽名不是自己的,以此騙取銀行的賠償。同等條件下,美國人一般不敢這樣作,因為只要事情敗露一次,他再也不會得到任何銀行的信任。而在中國,犯罪分子換個銀行再辦卡,可能照樣還能得手。“美國銀行敢作出50美元限額的承諾,它基于的假定是:沒有人會惡意欺騙。”該老總說。

  即使是普通信用卡持卡人中,也存在大量“鉆空子”的想法。胡先生就告訴了記者一個免費用信用卡取現金的方法———在拍賣網站上自賣自買,現金自然到手。“這個操作應該是屬于違規的”,胡先生坦然承認說,“但是,違規了又怎么樣。大家都想:大不了換家銀行辦卡。”

  專家指出,造成這種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會誠信體系還不完善。例如,我們的銀行征信系統正在建立之中,各家商業銀行的客戶信用資料還不能實現共享,上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做法才有市場。但是,對商業銀行來說,也不能老是拿體系不完善作借口。作為誠信社會的重要一環,銀行應積極主動的介入誠信體系的建設,擔負起自己理應承擔的責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