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頓成眾矢之的 經濟學家們失去公信力了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8日 08:47 新京報 | |||||||||
香港科技大學丁學良教授關于“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的言論一出,立即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恐怕在于每個人心目當中都有一桿衡量經濟學家的稱。標準不同,自然對丁教授的言論的評判也不同。不過如果要說對經濟科學的貢獻的話,那中國真正的經濟學家們確實是鳳毛麟角。 現在關于對丁教授觀點的評論,多數是批評經濟學家們不務正業、亂說話,最大的罪
其實,任何人的言論都不可能不代表一個階層、一個集團、一個領域、一個方面,不管這個言論代表的是強勢的一方還是弱勢的一方,經濟學家自然也不例外。所謂獨立性本身就值得商榷,一旦和現實的利益聯系起來,哪里會有什么獨立性。除非經濟學家回到書齋,不再關注現實問題。代表某個集團說話本來沒有錯,但是如果通過經濟學家們自己的言論使得強勢集團得以盤剝已經處于弱勢地位的某些群體的利益就不是一個學理上的問題了,而是一個良心的問題了。特別是在中國現在這樣一個分化和差距如此巨大的社會當中。這是一個最應當引起某些經濟學家反思的問題。 我絲毫不反對同行和公眾對于一些睜眼說瞎話的所謂“經濟學家”們的鞭笞與唾棄。不過把一些人、一批人的行為推演到整個經濟學研究群體上那就不對了。 在中國這樣一個“千年未有之變局”的大環境下,要求經濟學家都躲在書齋里面不動聲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不僅僅于學術研究無益,也不符合中國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理念。中國的經濟改革還在繼續,而且越來越到了一個“深水區”,需要經濟學家們為這個國家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要求學者都去研究理論自然也是一種不客觀的觀點。但是一哄而上,都去對現實問題指指點點也不是什么好事。 關注現實、研究現實沒有錯,中國的政府、企業、公眾也需要這樣的經濟學家。 對于現實的思考和研究在當下的中國似乎也不僅僅是經濟學家們在做的事情吧,其他學科的人不也在關注和研究嗎?怎么單單經濟學家受到了如此的待遇呢? 問題可能就在于一些經濟學家面對這樣一個巨變的時代也失去了對自己學科領域研究的基本認識。科學研究確實是有嚴格的分工和界線的,對于自己學科領域研究的問題時常發表些言論倒也不足為奇,但是必須要恪守自己的研究領域,這也是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 中國經濟學家們正在遭遇一個多事之秋。但是很顯然,這些現象的出現不單單是經濟學家們的問題,還有我們的學術評價標準、科研管理體制等一系列問題。 但是,我想,經濟學家們只有恪守自己的研究領域和職業道德才能重新建立這一群體的公信力。 關音(北京經濟學博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