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教授和博士想將戶籍制度永久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7日 10:00 新京報 | |||||||||
10月26日《法制日報》報道,中央綜治委流動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透露,公安部正在抓緊研究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擬取消農業、非農業戶口的界限,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這一政策意向,為徹底解決已不合時宜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劃定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中國要實現現代化,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廢除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各國現代化的經
然而,這個過程中仍然充滿了不公平。盡管這些人口已在城市長期居住,向城市貢獻了稅,但卻不能享受城市政府提供的福利。他們已成了常住人口———其典型標志就是擁有固定住所,但卻不能改變農業戶籍的身份,無法有機融入城市生活中。反過來,因為他們被排除在正常的管理體系之外,政府也就無法對他們進行正常而有效的管理。 此外,大量外來人口也因為戶籍限制不能在所居住的城市參與社區自治,也不能行使人大代表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因為這些權利與戶籍聯系在一起。而對他們來說,回戶籍所在地行使權利既不方便,也缺少實質性意義;在所居住的城市行使這種權利對他們有意義,但他們卻被排除在外。 因此,不管是從平等與正義的一般原則看,還是從城市管理效率等實用角度看,二元戶籍制度都應當是改革的對象。 當然,由于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實施已久,而很多制度是以它為基礎形成的,比如,城市的福利供應是以戶籍人口為基數的,城市的管理體系也是根據戶籍人口的數量和特征設立的。因而,驟然取消人口流動的一切限制,可能確實會帶來一些難題,城市政府未必能在一夜之間完全調整。 但實施的困難是一回事,而是否具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決心,卻是另一回事。文明的政治是追求原則的政治,文明的制度應當是追求原則的,而不能僅僅為了方便。廢除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假如被人們普遍認為合乎原則,有助于增進社會的正義與平等,那么,它就應當被政府確定為一項政策目標,整個社會也應就此而達成共識,為了哪怕是一點一滴的進步而共同努力。 然而,關于戶籍制度,近年來總是不斷冒出奇談。比如,北京某教授曾建議政府實行人口準入制度,通過行政手段限制外地人口進京;還有某博士建議,通過提高城市生活成本,比如提高出售給外地人的住房價格,將“低素質”人口擋在城市之外。這樣的思路,試圖把人們已普遍認為不正當、不合理的一種制度永久化,或者使之更為剛性。其錯誤在于,以權宜的考慮代替對原則的追求。 從政策層面看,有些城市一而再、再而三試圖通過地方法規或紅頭文件,阻止農民進入城市,甚至把已在城市生活的農民趕回鄉村。這是一種群體的自私,無原則的利益成為城市政府決策的惟一依據,而原則卻被拋到腦后。 在此情況下,中央政府根據正義與平等的原則,確定關于戶籍制度改革的明確方向,對最終廢除城鄉二元戶籍制度至關重要。劉金國此次表態,似乎是最明確的一次。 它以城鄉居民平等這一原則,給各地城市政府劃定一個政策選擇范圍。也就是說,從原則上說,地方政府關于流動人口、外來人口的法規和政策,只能致力于逐步取消歧視性措施,向農民打開城門讓其在城市獲得平等就業的機會,讓常住外來人口享受城市的福利,而不應當走回頭路。 如此明確的政策意向,假如具有較強約束力,那么,即使因為條件限制而無法立即全盤付諸實施,那些已進入城市的農民,也將不再有被驅趕、遭歧視的憂慮,那些沒有進入城市的農民,也會看到一些希望。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能完全消除貧富差距、地區發展差距,但政府應當盡可能做到通過合乎原則的制度安排,及健全的社會自治機制和道德風尚,讓弱勢群體始終抱有一種自己的命運有可能改變的希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