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云其木格稱三農問題主因之一是投入總量不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6日 20:12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烏云其木格26日就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農業法的實施情況,向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報告時表示,目前“三農”問題的主要癥結之一,是農業投入總量不足、結構不夠合理,投資效益不夠高。 ——總量不足,主要是地方財政特別是市、縣級財政的農業投入不足。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總量在增加,但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卻呈下降狀態。其主要原因:第一,隨著
——農業投入結構不夠合理。在目前的支農投入中,能直接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的比重不高。重大水利工程、生態建設工程等社會效益顯著、受益對象不僅僅局限于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長期以來一直統計在農業投資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政府對農業投資的規模。2001—2005年中央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為2840億元,其中用于重大水利工程和生態建設的占70%以上,直接用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占11%。在農業基本建設投資中,也存在過多依賴國債資金投入的問題,近幾年國債投資占中央農業基本建設投資規模的70%左右,在一些市、縣的農業基本建設投資中,國債資金比例達90%以上。 ——投資渠道分散,形不成整體合力。目前支農投資渠道較多,有限的資金分散在許多部門,造成撒胡椒面的情況,不能形成合力。如僅屬于建設性財政撥款投入的就有農業固定資產投資、扶貧以工代賑、農業綜合開發、支援農村生產、農村小型公益設施建設、土地整理等資金,還有一些業務主管部門安排的專項建設資金。不同渠道的支農投資存在著交叉重復、統籌協調難、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加強政府支農投資整合,已成為當前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迫切任務。此外,一些中央支農項目對地方配套資金的要求,在貧困地區和中西部一些地區很難落實,影響了項目質量和進度。 ——金融支農力度不夠。一些地方反映,隨著金融體制的改革,國有商業銀行逐步退出農村,農村信用社的支農能力弱,農業發展銀行業務范圍窄,郵政儲蓄在農村只存不貸,農民和涉農企業貸款需要得不到有效滿足。據了解,目前全國2.4億農戶中,約有1.2億左右的農戶有貸款需求,但在銀行部門有貸款余額的只有6000多萬戶。一些地方反映,目前小額信用貸款很受農民歡迎,但貸款周期短、額度小,作用有限。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太高,有的地方達到9厘,超過了農民和涉農企業的承受能力。(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