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美好榜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2日 12:43 中國經營報 | |||||||||
其實他離我們已經很遠了,倒不是完全因為人們厭棄了那段戰爭,而是從始至終人們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一旦事物總是被脫離真相的軌跡,人們必然會喪失繼續等待的興趣。
那天,在電視里看到薩達姆手捧古蘭經舌戰群雄的場面,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倒不是因為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在捍衛著所謂自己或者種族的尊嚴有多么的可憐,而總覺得好像背后有一只早已布控好的大手在導演著這出戲。薩達姆或者飛揚或者黯然的表情被隨時因地因時地變換。一句話,他現在已不再是他了,而變成了別人的玩偶。 成為別人的玩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已經淪為別人的玩偶。臺灣當局對美國的軍購就是這樣的一萬年不變。為了保持自己對大陸的“尊嚴”,不惜以巨金還美國的人情。但美國并沒有給臺灣當局太多的顏面,因為他們深深地知道,如今的中國是多么的重要。 臺灣當局離世界越來越遠了,因為我們離世界越來越近了。他們給美國人當狗,對此他們并不否認,但給人家當狗,主人丟塊骨頭,還得自己花錢去買,他們固然不肯承認這樣的處境。并且大家還可以算一下,陳水扁自從提出所謂新平衡理論后,已經有多長時間不再開口。 日本離我們也越來越遠了。確切地說,他們離自己越來越遠了。一個國家政治利益上的得失如果說還可以計算的話,因為那畢竟有所謂因果關系,有所謂顯性隱性,那么民族特性上的偏狹和文化認同上的缺失則很難說得清。一個曾經赤條條的民族踏著水域開拓出那么輝煌的天空,必然有他們不可替代的理由,如今卻把自己硬往通向太平洋上的那片僵泥地上趕。 曾在京城一家書店里,聽到一個中國的兒童問他的媽媽:“為什么日本非要占領我們的島?”媽媽回答說:“因為他們太小。”馬丁·沃夫說:“我們的聰明才智創造了這個緊密結合的世界,正如我們的歷史創造了現今各式各樣的歧異。再怎樣不信任,再怎樣相看兩厭,我們都必須找出可以和平共處,合作共生的辦法。” 現在的日本處在多元極限的旋渦中,不是我們不和他們玩游戲,而是他們內部矛盾重重,對中國出現了兩派甚至多派不能調和的聲音。于是當一方苦難來臨一方幸福降臨時,敵意便風生水起,兩個大國開始漸行漸遠。其實想想看,我們身處的世界無處不存敵意,這是國際格局演變的必然,但把敵意刻意化為仇恨和拒絕的歷史,化為兩看相厭的未來,也就失去了這個世界統一價值體系的基礎。還是一句話,沒有多元沒有自由,沒有合作便沒有共存。 倒是拉姆斯菲爾德訪華把這種文明的沖突透明化和榜樣化。繼美國金融高官興師動眾來華后,作為國防部長的拉氏也來中國看看熱鬧已是超越單純軍事造訪的意義。其實他怎么也看不出來中國的軍事威脅,這一點遠不如摻雜著他們部分想象力的中國軍力報告來得過癮而刺激。美國有他們的打算。 27年來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370%,中國前三季度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小心還是高位徘徊在9.4%左右。盡管我們一再強調不要那么高速,GDP不是我們的唯一,但在西方國家的眼中,他們寧肯不相信我們的共同富裕,也不會再像前些年那樣懷疑我們的GDP有水。其實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實力,不是來自軍事和政治,說白了,兩個貢獻:一是能生產物美價廉的產品,一是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 美國人最懂這些,前幾年他們一意孤行,結果讓自己困境加劇,現在則學會了審時度勢,著力緩解本國雙赤,避免全球失衡。美國的可愛就在這里,應該說,什么都讓美國來主導的世界必然是糟糕的世界,但少了美國人帶領的世界也可能是無所事事的世界。美國一直在選取能幫助他們的伙伴,所以美國盯死了中國,把鄧小平的那一手硬一手軟的功夫再一次用到我們的身上。以前嘛,硬的是軍事,軟的是民主,現在呢,硬的是制裁,軟的是和談,全是一碼的經濟手段,再也看不見大炮和人權,很自由,能多元。 這就好。中美是世界學習的好榜樣,遠近高低求大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