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弱勢者的悲劇全都歸咎于社會的逼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1日 11:02 中國青年報 | |||||||||
一波 蘭州發廊女茍麗被嫖客殺死,當地警方在清理其遺物時,發現她寫給丈夫的116篇深情日記和手折的1000多顆紙心。(10月13日《南方周末》) “發廊女日記”事件過去有一段時間了,由于《南方周末》的報道,該事件再次成
這樣表述,并不意味著我鐵石心腸,茍麗之死,值得同情,再卑微的人,她的生命也是珍貴的。茍麗之所以有如此遭遇,有迫于無奈的社會原因,但其賣淫的事實,我覺得有必要做出理性的剖析,而不是不問青紅皂白濫施關愛。 在《南方周末》的報道中,我注意到這樣的描述:“一開始,茍麗找了份月薪300元的工作,陳小林找了份月薪350元的工作。夫妻倆算了筆賬,一年下來只能落下5000元左右。‘債什么時候才能還完啊?’發愁的茍麗曾經在半夜把陳小林推醒。” 夫妻倆月收入650元,這在西部地區應該可以維持生活,節省一些,還能略有盈余。但很明顯,茍麗不滿足于這種緩慢的財富積累方式,焦慮感使她渴望快速脫貧致富,在這種欲望的驅使下,她最終走上利用身體謀利的不歸路。也就是說,茍麗賣淫有著利益的驅動:苦少吃一些,錢賺得快一些容易一些。 經濟急速起飛的時代,每個人都有發展的焦慮與快速致富的沖動。這無可厚非,關鍵在于選擇什么樣的路徑,如何把握自己。而茍麗的悲劇,很大程度上在于選擇了一條她根本無法駕馭的灰色發展途徑。 也許有人會說,茍麗沒有文化,沒有啟動資金,除了出賣身體,她能干什么?我想說的是,景況和茍麗相似的底層女性何止千萬,她們中的大多數可以依靠勤勞與汗水度日,在堅忍中保持尊嚴,茍麗為什么不能?社會轉型期,體制不完善與經濟發展不協調,是造成茍麗等弱勢群體生活艱難,乃至悲劇的深層原因。因此,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社會是件很容易的事,但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弱勢群體的悲劇除了制度原因外,個人真的就沒有可檢討之處?假如茍麗不那么急功近利,恪守傳統女性道德觀,是否可以遠離悲劇? 從馬加爵案、王斌余案,到“發廊女日記”事件,在為弱勢者代言成為時尚的今天,出現了一個值得深思的苗頭———為弱勢者諱:一談及弱勢群體的遭遇與苦難,就全部是社會的不對,制度缺失、監管缺位、公德淪喪、人心冷漠,等等;至于弱勢群體本身在素質與道德上的缺陷與不足,不是被淡化,就是被遮蔽。 這不是真正的人文關懷!弱勢群體除了物質的幫助,更需要人文素質的全面提升,懂得在尋求外力救濟同時,如何通過自我救濟與自我堅守,完善自己、強壯自己,從而改變自己。這些,被那些大唱人道贊歌的精英人士們忽視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