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戰中的市場博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7日 17:38 觀察與思考 | |||||||||
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創造性、綜合性地運用多種營銷組合策略來獲取競爭優勢,而不要把價格促銷作為惟一的制勝法寶。 范 鈞 今年“十•一”黃金周之前,當人們期待著杭城各百貨商場的“滿就送”價格促
近年來,百貨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使價格促銷大戰在各商家之間愈演愈烈。在眾多的價格促銷方式中,“滿就送”和直接折扣無疑是運用最為廣泛,同時也最受消費者的歡迎。這兩種價格促銷方式都可以被看做是“減價”銷售,而不是“增值”銷售,因而只涉及產品和服務的經濟因素層面。從現有的市場來看,減價銷售是吸引消費者進行交易的最有效手段,被商家和企業廣泛應用于各種商業目的行為,如刺激需求、提高銷售額、維護或擴大市場份額等,但這種價格促銷的效果十分短暫。 美國著名營銷專家菲利普•科特勒認為:“價格是營銷組合中最靈活的因素,它與產品特征和承諾渠道不同,它的變化是異常迅速的。”這表明價格促銷是應對競爭和擴大銷售的最直接手段,尤其是在產品和服務幾乎是同質化的百貨業。價格促銷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延遲購買,即消費者為了得到更實惠的價格,而將之前就需要的商品延遲到促銷活動進行時購買;二是儲備購買,即消費者在促銷期間購買的商品是為了滿足未來的需求,或者減少將來以正常價格購買的數量,這種商品一般屬于非急需品;三是計劃之中的刺激性購買,即消費者本來就計劃在促銷活動時購物,但具體買什么商品并未做仔細地考慮。商家最樂于接受并熱情期盼的是第三種購買行為,而不愿意看到前兩種購買行為的發生。 “滿就送”已經運用了多年,但很多人對“滿就送”不滿,這其中既包括消費者,也包括商家和供應商。消費者抱怨的是參與活動的品牌越來越少,購物過程又過于勞累,他們更希望得到直接折扣;商家抱怨的是“滿就送”帶來大量的延遲購買和儲備購買,從而影響正常銷售,且所得利潤越來越薄;供應商抱怨的是品牌形象受損。曾經也有商家呼吁叫停“滿就送”,但商家之間的競爭尤如囚徒困境博弈中的兩個小偷,沒有一個商家可以保證另外的商家會遵守這個約定,最終大家都會違反約定。到目前為止,我們始終沒能找出一個更好的價格促銷方式來平衡消費者、商家、供應商之間的利益,“滿就送”依然是各商家進行價格促銷的優先選擇。時下新出現的“滿就中”,根本就是“滿就送”的另一個版本,而“滿就減”,“滿就抵”,其形式也與“滿就送”基本一致。對消費者而言,由于購買產品的主動權始終在自己手中,因而相對較為有利;而對商家而言,顯然這只是由于政策原因而做出的權宜之策,因為它們不能實現循環消費,因而銷售額不能由此而大幅提升。 至于直接折扣,盡管消費者之前一直在翹首以待,但始終沒能形成大氣候。因為這種價格促銷方式對商家和供應商而言具有很多劣勢:首先是折扣力度的大小很難把握,如折扣較小則消費者購買欲無法激活,折扣較大則使品牌形象受損,價格重心下移,促銷過后將很難以正常價格銷售;其次是品牌忠誠度將會造成嚴重影響,消費者對品牌可能產生不信任感,且把注意力從品牌轉向價格;再次,直接折扣很容易引發價格大戰;最后,直接折扣成本較高,其實際折扣比“滿就送”多,如“滿300送200”看似6折,其實必定高于6折。 由此看來,各種促銷手段的實質是基本相同的。但相比較而言,“滿就送”可能是其中最能平衡消費者、商家、供應商之間利益關系的一種價格促銷手段。由于百貨業態的行業特征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預計在今后一段時期之內,價格促銷依然是各百貨商場的主要競爭手段之一。對于各商家而言,則應根據自身的市場定位,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創造性、綜合性地運用多種營銷組合策略來獲取競爭優勢,而不要把價格促銷作為惟一的制勝法寶。 -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