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央企布陣房地產 房價軟著陸已經成為定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7日 10:29 新浪財經 | |||||||||
10月8日至11日,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北京舉行。 幾乎同一個期間,國資委發布第251號文,確認并公布了第三批34家中央企業的主業。據悉,連同前兩批公布的總共96家企業主業中,國資委已經圈定了16家以建筑、房地產開發和經營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占已公布主業央企近17%。與已公布的前兩批央企主業相比,有5家建筑企業的主業中加入了房地產開發內容,顯示國有資本對房地產領域越來越傾注。
為此,國資委在文件中解釋,中央建筑施工企業經營房地產業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將房地產列為建筑施工企業主業,有利于建筑施工企業做強做大,有利于促進我國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國資委根據建筑施工企業房地產經營業績,選擇房地產業主要經營指標處于中上水平的企業,將房地產列為主業。國資委在文件中還表示,建筑、房地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話雖這么說,但要認清央企布陣房地產既是戰略、更是信號。 近年,在遭遇宏觀調控下,房地產市場泡沫也好、畸形也好等等不健康、不健全依然我行我素。究其原由,一輪輪金融手段不是因利益集團抵制而夭折,就是因“雙刃劍”顧慮而息鼓,房地產調控成了經濟難題,房價也成為社會乃至政治關注的焦點。實質上,房地產所存在問題,便是中國經濟病癥最突出表象,發展模式的弊端一覽無遺。回首中國經濟——一方面,1978年到2004年,中國年均經濟增長率達9.4%,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和第三大貿易國;另一方面,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球4%,消耗一次性能源約占全球12%,淡水占15%,氧化鋁占25%,鋼材占28%,水泥占50%。至此,引領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走到了盡頭。 其實,中國早在“九五”(1996-2000年)計劃中就明確提出要使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但總體來看至今仍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占世界85%的人口正陸續進入工業化階段,全球性的人口、資源、環境矛盾尖銳,中國面臨更加嚴峻挑戰。研究指出,中國若一直“粗放”下去,即使國際市場能夠彌補中國資源之不足,中國也難以承受生態與環境代價。而“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和在廣度和深度上將達到空前,因此選擇怎樣發展模式對中國及世界經濟將產生重大影響。 正基于此,發展模式的戰略意義更顯突出。 日前,剛剛結束的中共中央十六屆五次全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提出:“十一五”時期,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尤其強調,制定“十一五”規劃,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評論認為,“十一五”規劃與以往五年計劃相比具有轉折意義,科學發展成為一個“硬道理”。 順應“硬道理”,《建議》提出了我國下一個五年經濟增長目標—— 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這意味,在下一個五年平均每年的GDP增長率只要達到6%,目標就可以完成了,目的在于繼續放緩經濟增長速度。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十一五規劃”前期正好是“十五”中期以來高產能釋放期,如果任由“十一五”初期投資過快,未來生產過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就會更加突出。從“任由”的趨勢看,就有可能出現生產過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最終可能使總供給持續大于總需求,通貨緊縮再次出現,影響經濟目標的實現。 在此,中國房地產發展現狀,便是生產過剩和需求不足矛盾的突出代表。說擒賊先擒王也好,說圍魏救趙也罷,這次央企布陣房地產就是保障“十一五規劃”經濟目標實現、改變增長模式、降溫房地產熱所采取的一個戰略;它所透露的信號,便是在央企的示范與調控下,房價將趨于穩定并走向合理區間,在企業之間的博弈中逐步消化遺留泡沫,最終實現房價的軟著陸。 之所以看重房價軟著陸,是因為其意義重大。 中國經濟高增長由內需和外向兩條腿拉動,內需增長主要仰仗固定資產投資,其中房地產占極大比例,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指出,房地產開發資金中使用銀行貸款的比重在55%以上。因此,要想轉變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就必須從房地產入手。與其同時,房價是經濟焦點,更有社會矛盾。既有“擒賊先擒王”一說,就有必要擒住那些殃民的“賊王”。于此,布陣房地產,央企也有希冀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之效果,實現構建和諧社會之目的。 央企的目的,就是中央的目的;央企的期望,就是中央的期望。這也是筆者學習中央文件的一點心得和體會,說是祈望也可以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新浪網聲明:新浪財經登載此文出于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意味著新浪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