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可以更加富裕 但窮人絕對不能更加貧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6日 12:47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評論員 仲偉志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閉幕后,有媒體發表文章指出,在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思路中占據了20多年的一個重要命題——“先富論”,將在“十一五”規劃中轉變為“共同富裕”的主調,以縮小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扭轉社會兩極分化的趨勢。輿論認為,重提“共同富裕”,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觀已經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并沒有關于“共同富裕”的提法,《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主旨,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并提出“十一五”時期的 “六個必須”原則: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 有關人士從“六個必須”原則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變化:將經濟社會發展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更趨公平的利益均衡機制。其實,執政黨的理念變化早已出現——早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就已經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但是,我們不能將中央政府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域發展落差的執政理念,簡單理解為一種“均貧富”的“革命性”行動綱領。 首先,重提“共同富裕”,并不標志著執政黨的發展觀已經發生了“革命性變化”。讓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從一開始就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種手段。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中,小平同志指出,如果出現貧富分化而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就是說讓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這種手段轉變成了目的,轉向一種難以逆轉的結果,那么,這個改革就走到邪路上去了。現在,中央政府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是對鄧小平理論的一種實踐與完善。 再者,重提“共同富裕”,也絕非要回到平均主義和“大鍋飯”的老路上去。我們不能因為多數勞動者達不到企業家階層的收入水平,就消滅企業家,實現大一統。我們曾經為此付出慘重代價,歷史早已證明此路不通。一個市場經濟體系必然要有競爭,必須講究效率;一個制造社會不公的市場經濟不是一個好的市場經濟,但一個不講效率的市場經濟同樣不是一個好的市場經濟。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將公平與效率有機結合、實現均衡協調發展呢? 我們認為,縮小貧富差距、扭轉分化趨勢是當務之急,不過我們主張,窮人絕對不能更窮,富人卻是可以更加富裕的。關鍵是,政府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效率、保障社會公平并消除腐敗? 我們知道,從北京市區前往首都國際機場,是沒有地鐵和公交線路的,只有三種交通方式可以選擇:自駕車、出租車、“機場大巴”。即便“機場大巴”這種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每人次收費也是十六元。可以說,這三種交通方式并沒有兼顧到另外一部分社會成員的需求。那么,誰來為他們修筑地鐵、開設公交線路呢?當然是政府。人們可以用更昂貴的交通工具提高效率,但政府也應該為部分民眾另外鋪設一條通向起飛的道路。反過來,我們也不能要求大家全部去乘坐公交車。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主要矛盾,與首都國際機場的交通問題有相似之處:即公共需求的增長與公共產品供應嚴重不足的矛盾。我們認為,建設一個具有強大公共服務職能的現代政府,才是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基礎和前提。 在一個市場化、多元化的社會中,基于能力、素質等問題導致收入差距拉大,并且出現勞動所有者階層和資本所有者階層,是無可避免的。當然,這必須有一個前提:政府要為各個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而不是滲入市場、干預市場。然后,政府應該在二次分配中發揮作用,通過稅收調節收入分配,并在公民監督下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利益均衡機制和利益表達對話機制。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建立和諧社會,走向“共同富裕”,并不是一個分配問題,而是一個重塑現代政府的問題。否則,即便從“先富論”轉變為“共同富裕”,也不可能將經濟社會轉入到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