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諾貝爾經濟獎:超越經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5日 15:42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劉曉午 “為什么有些國家、團體和個人可以和平地解決沖突,而另一些國家、團體和個人卻不斷地被沖突困擾呢?感謝奧曼和謝林的研究,為這一自古以來困擾我們的問題帶來啟迪!敝Z貝爾經濟學獎評委會主席如此解釋了羅伯特·奧曼和托馬斯·謝林獲獎的理由。
如果抹掉上述評語,2005年世界經濟諾貝爾獎評語帶有濃厚的政治和外交意味。更多的人也許會把這一評語當成諾貝爾政治獎或者和平獎,而不是經濟獎。但事實相反,十多年來,羅伯特·奧曼和托馬斯·謝林們擺脫了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周期和波動研究,把博弈論引入經濟學研究,可謂是對傳統經濟學研究的一次超越。 博弈論再次勝利 200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最后得主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擁有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羅伯特·奧曼因為其專業的博弈論研究,美國人托馬斯·謝林因其對合作博弈理論的實際運用和分析,雙雙獲得諾獎。而在10年前,納什等三位經濟學家已經因博弈論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什么是博弈論?博弈論的研究者們為何屢次拿得諾獎? 10年前博弈論大師納什獲得了諾獎,其提出的“納什均衡”向西方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的原理發起了挑戰。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說:“通過追求個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會比其實際上想做的那樣更有效地促進社會利益!比欢,納什的非合作均衡提出相反的結論: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是損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這一思想引入傳統微觀經濟學研究中后,產生了極大的沖擊。 10年后,羅伯特·奧曼和托馬斯·謝林把納什的非合作均衡上升為合作均衡。談到兩者的差別,1994年諾獎得主之一的澤爾騰教授說,合作博弈強調團體理性,應用的范圍超出經濟領域,而達到政治、軍事等領域;而非合作博弈強調個人理性,研究人們在利益相互影響的情況下如何選擇策略,以獲得自身利益最大化。 2005年博弈理論研究的勝出彰顯了世界經濟學研究的兩大趨勢。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評價:“一是在經濟學中引入方法論的研究更加深入;二是研究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在西方完備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基礎理論研究和制度體系研究已經成型,方法論引入經濟學的研究成為趨勢,如統計學、博弈論,甚至心理學也被引入經濟學研究中。從這個角度分析,博弈論的梅開二度可謂是方法論研究的勝利。 長期致力于普及經濟學理論的梁小民教授說,博弈論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展。非合作博弈論主要應用于微觀經濟領域,如企業競爭戰略和價格戰略等。而今年獲獎的合作博弈研究廣泛應用于宏觀經濟領域,如政府在公共經濟政策的選擇,政府和公眾也是一種博弈的關系。 經濟獎的“超經濟”意義 兩位諾獎得主的經歷與20世紀后期的冷戰和沖突緊密聯系在一起。謝林在二戰后攻讀博士學位過程中,曾經參予馬歇爾計劃,而這一計劃具有濃厚的反蘇冷戰略特點。1960年謝林出版了其最負盛名的著作《沖突戰略》,美國的一位名導演布里克深受謝林的思想啟發,導演了核戰爭片《奇愛博士》。 在影片中,西方高層傳聞,蘇聯正在制造核武器,足以毀滅地球和人類。美國空軍B-52轟炸機晝夜值勤,不斷提高軍事警備信號,冷戰引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親身經歷冷戰的謝林說“正是由于美國在信息上的缺乏,使得蘇聯的核威懾成為了一種不可置信的威脅,進而導致了兩敗俱傷的無效均衡! 這段令人難忘的美蘇核沖突促使謝林把政治和軍事關系也納入合作博弈研究領域中。合作博弈者們現在反思認為,如果當初美國和蘇聯都向對方公開戰略意圖和軍備狀況,運用合作博弈理論來處理,那么兩敗俱傷的結果將不復存在。 另一位諾獎獲得者羅伯特·奧曼擁有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同時也是一位數學家。鮮為人知的是,奧曼的家人1938年逃離納粹德國,他曾經想專門研究猶太教經典,但后來轉學數學!度A爾街日報》報道說:“奧曼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時參予了一項防御戰略的制定和研究,項目假設一座城市被空襲,研究人員需要制定出一套防守戰略! 兩個諾獎獲獎者所處的國際沖突背景引起了人們的強烈興趣和關注,以致于人們斷定,兩人的博弈論研究將對未來的國際經濟、政治和軍事關系帶來深遠影響,產生“超經濟”意義。這是因為,與2004年諾獎獲得者芬恩·基德蘭德和愛德華·普雷斯科特關于商業周期與經濟政策的新理論論述最大的不同是,2005年合作博弈研究超出了單純經濟領域中的個人關系,甚至涉及國家與國家、國家與個人之間的沖突與合作關系。 如果說2004年諾獎對商業周期推動力與經濟政策設計之間的關系研究做出了基礎性的貢獻,直接作用于各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實踐;那么2005年諾獎——合作均衡博弈理論不僅僅作用于微觀經濟領域,更多地將給未來國際貿易紛爭中的各國宏觀經濟決策打下深刻的烙印,同時也給國際政治和軍事關系帶來影響。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