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韓桂芝的老伴別后悔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4日 11:49 南方都市報 | |||||||||
虛擬@現實之十年砍柴專欄 原黑龍江省政協主席韓桂芝因貪污腐化落馬,其妹其兒子兒媳都卷進去了,唯一獨善其身的是她的老伴老陳。老陳在自己的妻子掌握權力后,屢次勸諫其廉潔奉公,但家庭反腐屢戰屢敗。報載老陳很懊悔他沒有把家庭反腐堅持下去,搞得現在一門多人入獄,這當然是不折不扣的家庭悲劇。可是我建議老陳別后悔,還是平平靜靜地度過晚年吧。因為在權力
可是,近些年來,家庭反腐這招不時地被作為一種先進經驗進行報道,如某地紀檢監察部門和官員的妻子簽訂“廉內助”協議,把反腐大業委托給太太們;有紀檢部門和學校聯合,讓官員們不諳世事的孩子回家監督父母,不要受賄貪污。此類家庭反腐的辦法,如果僅僅是作秀給公眾看看,或者用來寫總結反腐的新成就新思路的材料,倒是有點作用,而在建設政治文明的現代中國,讓家庭來承擔反腐敗職能,不啻是個笑話。 中國古代是家國同構的。南唐后主李煜被大宋俘虜后,寫過一句詩“四十年來家國”。但對小老百姓和一般官吏而言,即使在古代,家還是與政治生活無涉的私域。在獎懲的時候,官員的家庭成員會沾光或受連累,比如皇帝給官員老婆“誥命夫人”的稱號,或者將妻兒充軍流配。這是由專制社會的政治特質決定的,但平時皇帝或都察院不會要求官員的老婆和兒子來監督官員。中國傳統是重親情和人倫的,家庭是維系這個社會價值觀最基本的單元,如果把政治場上的判斷帶進家庭,必然會毒化傳統社會賴以存在的倫理觀。所以楚國有人偷羊,他兒子告發到官府。孔子對別人夸獎這個兒子的正直不以為然,他認為父子相隱,直在其中,維系父子之情比懲罰一次盜竊行為要重要得多。在“文革”極左思潮泛濫時,泛政治化的洪流席卷千萬個家庭。“親不親,路線分”,為了所謂的政治路線,搞得夫妻反目、父子決裂。 家庭反腐的初衷也許是好的,但是在依法治國的今天,反腐靠什么?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是靠法律,靠制度。想出家庭反腐招數的人,我以為他們的思維還殘留著泛政治化的痕跡。如果權力得不到有效的監督,即使妻(夫)賢子廉又如何?韓桂芝的老伴老陳不可謂不賢,可是有什么用?有報道說正是老陳一次次的忍讓,才造就了韓桂芝飛揚跋扈的性格。這說法太搞笑了,韓的飛揚跋扈是不受監督的權力造成的,而非丈夫的忍讓。再說,如果韓桂芝是一個無權無勢的老太太,對丈夫兇一點,凡事自己做主也不是什么毛病。許多丈夫患“妻管嚴”的家庭不是很和諧么?韓桂芝手握權力多年,她的貪財、跋扈早不是什么秘密,普通的干部乃至市民都知道她這些,而有關部門哪去了?是如何監督這個高級干部的?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這個問題。 唐朝的魏徵以直諫著稱,有一次搞得唐太宗很生氣,回家說總有一天要殺了這個鄉下老頭。長孫皇后聽到后盛裝跪下,對太宗說有魏徵這樣的諍臣是陛下的福氣。長孫皇后的賢明被歷代史家稱道,因為對李世民和李煜來說,家就是國,國就是家。所以后宮是賢明還是荒淫,對政局很有影響。今日中國,顯然不可能像專制王朝那樣采取人治了。監督權力,反腐倡廉,依賴的是一種穩定的有效的制度設計。當然,家庭成員如果賢明一些,對官員保持清廉確有作用。但如果公權力部門不去想辦法在制度上作改進,而花大氣力去搞什么家庭反腐,則是舍本求末之舉。 (作者系《法制日報》記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