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經費不足的苦澀和無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4日 09:35 光明網-光明日報 | |||||||||
廖建江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法院日前開庭審理了一起民事案件:襄陽區審計局原局長狀告現任局長,要求局里支付7年前為修建機關食堂集資的本金及利息近4萬元。由于原、被告雙方是一個基層審計部門的原、現任局長,此案在當地引起轟動。
在人們普遍為審計監督叫好的時候,發生了“審計局長告審計局長”這樣的官司,多少讓人感到有些苦澀和無奈。這起因集資而引發的案件,暴露出的是基層審計工作的經費困境。報道說,襄陽區審計局主要是靠罰沒款收入來發工資和維持日常運轉,以彌補財政撥款的不足。今年由于企業改制,審計對象減少,罰沒款收入不到位,造成了困境立見。 要靠罰沒款來“養活”自己,這樣的情況,在一些基層審計部門中并不少見。前不久,南京市審計局局長儲永宏就向媒體坦言,當前審計經費嚴重不足,已影響到審計機關尤其是基層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可想而知,在經費不足的大環境下,一些地方審計機關的審計行為必然失范。正如一位在襄陽區審計局工作了8年的職工所說的那樣:“靠罰款來維持生計,審計的威信正在喪失。”如果讓這種現象泛濫下去,要如李金華審計長所說的當好國家財政的“看門狗”,顯然是難稱其職的。 “要讓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上草”,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目前多數地方解決審計經費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剛性的約束不夠。要有效改變這一狀況,當務之急是,研究和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審計機關經費保障法制化的路子,形成一種解決審計機關經費問題的有效機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