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反腐”為何靠不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2日 10:58 東方早報 | |||||||||
文 郭松民等 原黑龍江省委副書記韓桂芝的“權貴之家”中,有6人涉嫌貪污受賄,惟一清白的是韓的丈夫。在韓伙同家人受賄950萬元時,韓夫曾“以一戰六”,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們停止腐敗,但最終還是屢戰屢敗。
從韓夫的“孤立”談起 筆者可以肯定的是,韓家內部彌漫著的那種腐敗是有益的、是讓人感到驕傲和興奮的事情的氣氛,無疑加速了韓桂芝的墮落———這就是文化的作用。 目前腐敗的泛濫,原因之一在于腐敗成為一些人眼中“正常”的事情,一些人痛恨腐敗是因為自己沒有機會腐敗。在這樣的一種文化氛圍里反腐敗,怎么可能不會越反越腐呢?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反腐敗要取得成功,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如果反腐文化成了家庭文化,則像韓桂芝這樣的腐敗分子就會承擔強大的心理壓力,就會覺得自己與社會和家庭格格不入,韓的“反腐丈夫”也不會在勸阻韓桂芝時“口將言而囁嚅”,文化對腐敗的抑制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文化強調心理認同,強調人的自主意識和主動性,也就是通過啟發人的自覺意識達到自控和自律。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雖然我們在制度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正像在韓桂芝家中所表現出來的那樣,一些人在文化上是認同腐敗的,結果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制度的作用。 空軍指揮學院郭松民 苦澀的“孤身戰六親” 筆者除了為韓夫苦心護家的行動感佩外,更多的是后背沁汗。同床數十年,目睹妻子一伙非法斂財近千萬之巨,除了他忍受力過人以外,還能剩下什么可資國人借鑒的反腐良策? 在我國幾千年傳統封建家族觀念醺陶下,像韓夫這樣,想“以廉保家”者有,但少,最終“以一戰六”,免不了敗北的命運;相反,“振興家業”者眾,似乎“只求致富,不問出路”的“攥錢文化”正肆虐著我們社會的肌體。在此反腐土壤中,要丈夫大義“滅妻”,可謂難于上青天。 韓夫沒想到去舉報妻子,不外乎是心里仍藏著那一層僥幸心理。進一步說,韓夫在抵抗腐敗侵襲中的默不作聲,恰恰反映出當今反腐的利刃依然未插進腐敗者的軟肋,行之有效的讓貪官無處可藏的反腐巨大合力場未形成,反腐還只是一些斗士在那里與貪官在赤膊上陣,反腐群眾基礎還顯得很薄弱。 如此看來,要讓反腐利劍斬所有貪官于馬下,我們必須變離奇為常態,讓監督無處不在,讓權力徹底公開運作,使公權無法、無處、無膽墮落。這才是反腐工作從源頭抓起的惟一路徑。 四川省成都市周明華 勇當“廉內助”只是個案 一個貪官的背后,往往站著一個“貪內助”,這已經為無數的事實所證明,而韓夫的做法,無疑不符合人們對這一現象的常識。 韓夫屢次勸阻均以失敗告終實在很正常,其中的道理并不復雜。一方面,權力炙手可熱的官員常常聽不進任何勸告。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不受監督的權力是喪心病狂、不可理喻的。另一方面,利用“廉內助”反腐,作用極其有限。“廉內助”靠的是道德上的自覺,而道德通常奈何不了不受約束的權力。 其實“貪內助”之心思,與貪官之心思并無二致,顯然都是認為自己搞腐敗暴露的幾率不高。當然,我并不反對利用“廉內助”反腐,有人勸誡總要好些吧。 如果認識到“廉內助”勸誡成功的可能性極其微小,那就應別尋治本之策。其實,對于什么才是治本之策,人們都已深知,比如實行官員家庭財產申報制度、實行金融實名制,等等。 韓桂芝的丈夫勇當“廉內助”只是不具普遍性的個案,不過這一個案的出現也自有其價值,但愿我們能從中悟出點什么,讓其價值充分體現。山東省濟南市孫立忠 他打碎“家庭反腐”夢想 動輒“全家覆沒”“家破人亡”,這就是近年來貪污腐敗窩案呈現出來的一大鮮明特點。 身為黑龍江省建委的一個處長,韓夫肯定懂得法紀防火墻的威力。然而靠親情防腐拒腐,力量似乎顯得有些太弱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親親相隱”的道德傳統,誰也沒有指望韓夫勇敢地站出身來,冒著家庭破裂的危險主動檢舉自己的老婆孩子,所以他只能孤獨而絕望地目睹身邊的親人一個個地身陷囹圄,接受遲到的正義審判。雖然他早將他們視為另類,以保全自己的清白。而妻兒老小也從來沒將他這個為人夫、為人父者當作“自己人”。然而在垂老之際,家破人亡終究是人生一大不幸。韓夫的悲劇固然與其懦弱的性格有關。他的悲劇至少也給一些人奉為至寶的“家庭反腐”打上了一個問號。 從韓夫身上,可以看到讓一個人的良心守住一個官員家庭的節操,太難。不進一步扎牢體制防范的籬笆墻,離開了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陽光如果照不到韓桂芝、李桂芝、王桂芝這樣的家庭,像韓夫這樣的潔身自好者,不被凈身出門已算萬幸!河南省鄭州市張培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