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韓流與消費型民族主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1日 13:21 南方都市報 | |||||||||
媒體思想之梁文道專欄 韓劇《大長今》掃蕩香港之后,如今正猛烈吹襲大陸。結果就有很多人看不過去要出來說話,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哥”成龍要中國演藝界“團結”,別再動輒引進韓國明星;“清宮戲大腕”張國立怒斥熱捧韓流的媒體為“漢奸”。這種事我們大可以引為茶余飯后的閑談話題,一笑置之。但是我們也可以認真思索,為什么社會上的知名人士可以這么輕易
影視紅人之所以能夠不加思索地說出這種話,是因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為背景,這股潮流就是“消費型民族主義”。首先,我們要注意它與抵制日貨的理路不盡相同。不管你同意與否,提倡抵制日貨的人至少還試圖搬出一套罷買日貨可以打擊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業會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消費型民族主義”卻是訴諸感情直覺,要大家以抵制某產品的方式直接表達愛國情懷。當然,實際操作起來,“消費型民族主義”又會和抵制日貨運動相混雜,成為后者的指導精神。 其次,“消費型民族主義”又不是一種經濟政策上的保護主義。奉行保護主義的國家如韓國,會通過硬性規定電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數放映韓片,以保證電影生產數量的穩定,以阻擋外來電影帶來的競爭壓力,目的是要扶持自己國家的特定產業。同樣地,保護政策好還是不好,各有各的觀點,但它起碼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說法。“消費型民族主義”著眼的卻不是這么深層次的產業發展問題,它只不過是一種浮淺的情緒表達和標簽作用。 “消費型民族主義”的出現,靠的是兩套邏輯。一個是民族主義本身的空洞,另一個是市場營銷的文化轉向。什么叫做民族主義的空洞呢?難道民族主義不是很強大很澎湃的一種意識型態嗎?的確,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強大,之所以能夠把一切事物都納在民族旗號底下,照研究民族主義的人類學家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說法,正是因為它的內涵是空的。舉個例子,由于沒有人能夠肯定到底某民族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們才能把一件衣服說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車是很民族的,甚至連一種動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盡管他在血統上和這一民族無關,也不是這一民族培育出來的品種),沒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為很民族的。 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場營銷越來越強調感性和文化,怎樣把一件產品從市場上蕓蕓競爭者中區分出來,靠的不一定是價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帶給你的體驗與文化印象。所以廣告和設計等創意產業才會變得日愈吃重,所以一雙外國名牌運動鞋要比同廠生產的本地雜牌貴得多。訴諸正統的國家印象正是產品行銷的手段之一,某個服裝品牌標榜自己來自法國,讓人穿了就變得很高檔很浪漫,與某位明星標榜自己是土產中國人,讓人看了就證明自己很愛國,其實是同一回事。 “消費型民族主義”建立在這兩種邏輯之上,幾乎可以運用于所有商品而無往不利。它總是呼喚大家的身份認同,要求大家“團結”,叫大家“是中國人的就得看中國片”,“是中國人的就抽中國煙”,“是中國人的就要穿中國內褲”,仿佛電影、香煙與內褲和人一樣都是有國籍的。但說到底,“消費型民族主義”只不過是商人們促銷的借口,經不起嚴格分析,純粹是種循環論證:我是中國人因為我看張國立投資的電視劇,我看張國立投資的電視劇因為我是中國人。 (作者系香港資深媒體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