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教育“軟實力”的必然選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1日 12:11 人民網-江南時報 | |||||||||
杭州 徐迅雷 這是高校版的答非所問,這是現代版的驢唇對馬嘴,這是現實版的關公戰秦瓊,過去見諸央視的歌手大獎賽,如今跑到大學去了———據10月10日《中國青年報》報道,福州某高校學生“記者風采”大賽上,不時引來哄堂大笑,讓人跌碎一地眼鏡!不妨看看這不是搞笑卻讓人爆笑的問答:
問:2005年7月11日,是鄭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紀念日?答:80周年。(當主持人公布正確答案“600周年”時,全場哄堂大笑) 問:今年10月2日兩度在閩南沿海登陸的臺風,帶來持續的強降雨,并引發局部山洪暴發,這次臺風名稱是什么? 答:不知道。(該校恰恰在此次“龍王”臺風襲擊中受災嚴重,目前尚處于災后恢復期)《中國青年報》報道這個“新聞”時,所做的新聞標題是“兩耳不聞身邊事/上網只為玩游戲//福州:大學生‘風采大賽’失風采”。這些大學生連剛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件也不清楚,就更甭提新近發生的重大國際新聞了。比賽結束后,記者問他們平時是否看報紙、看電視或上網,答:“報紙要自己訂,電視只有在食堂才看得到,上網倒是很方便”;問“上網是否經常看新聞”,答:“很少看新聞,主要是玩游戲、查資料等”。 其實不僅僅是福州某高校大學生具有這個“風采”,其他高校的學子恐怕也“差異”不到哪里去。從這個事情的“小孔”中,我們看到的是教育價值的扭曲與教育制度的錯位。說實在的,也不能怪這些大學生們,因為現實的“路徑依賴”造就了現在的他們,他們大抵也屬于“別無選擇”。 教育是增強一個國家“軟實力”的血液,它循環于國家的整個軀體。要讓我們國度的“軟實力”真正有實力,首先要讓教育“軟實力”強大起來。相對于“硬實力”而言的“軟實力”,是民族文化實力的體現。一個民族思想文化“軟實力”的增強,是無法像引進技術、引進武器那樣引而能進的,只能依靠自己的教育與創造。但我們現在的教育內涵的價值選擇,卻是培養能夠應付考試、擅長“上網玩游戲”的人才! 教育之不行,立人則虛置;立人之不行,文化就萎縮;文化之不行,實力必疲軟。歷史已經告訴我們,充斥著“阿Q精神”,國家的“軟實力”就免談了;歷史還將告訴人們,如果充斥著“驕嬌之子”、充斥著“現代無知”,國家要增強“軟實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面對國家要增強“軟實力”的巨大需求,教育需要有“鐵肩擔道義”的氣概。沒有教育的“軟實力”,就沒有思想文化的“軟實力”,就沒有國家民族的“軟實力”。要增進教育的“軟實力”,就要徹底反思教育的價值選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制度的最優選擇。 《江南時報》 (2005年10月11日 第三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