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新華時評:從五年計劃到五年規劃的意義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0日 20:24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10日電 (社記者 鹿永建) 今年是“十五”最后一年,從中央到地方,眾多部門、專家、學者、各界人士都熱情參與“十一五”規劃的制定。從五年計劃到五年規劃,一字之變,中外關注。

  規劃取代計劃,是中國在宏觀經濟運行方面變政府主導為以市場為基礎的進一步轉變,展示中國作為一個迅速發展的經濟體,是世界眾多市場經濟國家一員。

  我國1992年明確提出建立市場體制,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作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在此背景下,體現計劃經濟特色的五年計劃到了淡出之時。

  

科學發展觀是編制“十一五”規劃最重要的指導方針。它意味著,中國要從過度依賴資金、自然資源和環境投入,以量的擴張實現增長,轉向更加依靠勞動者素質和技術進步,以提高效率獲取發展。自主創新將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

  一字之變,與構建

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緊密相聯。

  構建和諧社會是“十一五”規劃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把以人為本理念落到規劃中去,從單純以增加GDP為出發點,變為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核心,把人力資源開發作為重大舉措,強化有關擴大就業,加強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公共安全,健全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內容,更多地關注欠發達地區和困難群體。

  規劃取代計劃,是政府工作方式轉變的一項內容。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工作方式發生變化。由過去的指令性計劃,轉向戰略性、政策性、指導性規劃;由過去注重產業發展、指標分配的規劃,轉向強化公共資源、公共產品、服務配置和空間定位的規劃;由過去完全由政府主導的規劃,轉向政府、社會、企業全方位合作的開放型規劃。

  規劃取代計劃,是中國為適應加入WTO后的新形勢而做出的一個非常關鍵、重要的改動,是中國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的一個舉措。

  “十一五”規劃還在醞釀中。我們該做何調整適應變化,必須現在就加以考慮。

  政府職能必須轉變。人們期待在政府管理、財稅體制方面出臺一些舉措。還應科學界定地方政府經濟職能,使其主要負責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減少政府層級,統籌城鄉發展。

  各級干部要進一步轉換工作方式。改革以經濟指標作為標準的政績考核體系,深入分析現行財稅體制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和負面影響,研究建立既有利于發揮地方政府積極性,又能有效引導和約束地方政府行為的體制框架和政策措施。

  政府和企業要相互調整關系,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企業要向世界級企業學習,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政府要研究吸引外資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升,研究促進企業創新、提高產業核心

競爭力的政策和措施,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產業技術體系。

  各地“十一五”規劃編制也要適應變化。在規劃理念、規劃體系、規劃內容、規劃方法上全面體現科學發展觀;結合本地實際和特點,研究改變傳統的思維定式和規劃模式;將人口與經濟、經濟與社會、城市與鄉村、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在具體地域上統籌協調起來,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

  一字之變,意義深遠。經過全體中國人的努力,“十一五”規劃一定能提出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發展目標和總體部署,并引導中國人民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