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醫托功夫還在嚴打之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0日 10:04 紅網 | |||||||||
近期,在醫院門前活動猖獗的“號販子”“醫托”行為引起媒體的關注,也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衛生部等單位8日下發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嚴厲打擊“號販子”、“醫托”專項執法行動。(10月9日《中國青年報》) “醫托”的存在,嚴重破壞了醫療服務秩序,不僅使病人蒙受經濟損失,還延誤了疾病的診治。這次多部委聯合執法嚴懲“醫托”,可以說是深得民心。然而,僅僅嚴打能夠
當前一種普遍的看法是,治理“醫托”要標本兼治:對活躍在“一線”的醫托和醫托背后的黑醫院、黑診所都要進行治理。但我認為,更深層的原因不能被忽視:在職能部門嚴打醫托的同時,醫療機構應如何改進服務和收費,讓患者放棄醫托而信任醫院? “醫托”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在于醫療資源的過度集中。從深層次看來,“醫托”泛濫預示著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醫療市場供求失衡,監管不到位。在這種情況下,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一些不良醫院為了爭奪市場便與“醫托”勾結,進行非正當的競爭。因此,打擊“醫托”的重要一環是加大城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力度,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讓全科醫生成為群眾可信賴的“家庭醫生”,并指導患者科學選擇醫院。 醫療資源的過度集中狀況,導致醫療水平發展的地域性失衡。一些地區的民眾得病后不能就近就醫,而是要到醫療資源的集中地去治療,這給“醫托”的產生準備了條件。同時,醫療資源過度集中導致患者產生“大醫院依賴癥”,大醫院依賴反過來又造成“醫療資源緊缺”的假象,繼而加劇大醫院與患者間的信息不對稱,給了“醫托”表演的空間。 因此,治理“醫托”功夫還在“嚴打”之外。我認為,除了對“醫托”和不法醫療機構加大整理力度外,還應當積極尋求如何有效地推進公共醫療體制改革,只有從目前我國醫療衛生領域存在的問題中找到改革的著力點,構建起符合市場經濟的衛生體制,使醫療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才解決醫療衛生服務和民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醫托”也就會不攻自滅。 (稿源:紅網) (作者:張瑞東)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