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不是公務員了 憑啥讓這些豬倌戴上紅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09日 17:52 紅網 | |||||||||
2002年,貴州省思南縣規劃大力發展養殖業,然而兩年過去了成效卻依然不大。從去年開始,該縣開始鼓勵政府公務員“下!别B豬。為解除這些“下海”者的后顧之憂,對他們的原有身份、職務和工資待遇等均予保留,如果搞失敗了可以隨時重回原單位,政府還給他們提供相當數額的貼息貸款。對他們惟一的明文約束條件是,每人必須帶動3戶農民發展養殖。(據10月7日《貴州日報》)
貴州省的工商業不怎么發達,公務員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在家里養上幾頭豬補貼家用,應該說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即使當個擁有百十頭豬的“豬倌”,只要不拿手中的職權來為養豬服務,就不宜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干預,而公務員以權謀養豬的私,事實上也是不太現實的。然而像思南縣這樣,讓干部“拴著保險繩、套著救生圈、捏著后悔藥”去“下!别B豬,卻顯然是十分不妥當的行為,理應被馬上緊急叫停。 道理很簡單,既然已經離開原來的機關工作崗位,回家一心一意當起了一名“豬倌”,憑什么還享受著公務員的所有待遇?這些戴著“紅頂”的“豬倌”的真實身份,恐怕會讓當地的群眾為之困惑不已。公務員“下!别B豬可以獲得優厚待遇,普通農民當“豬倌”卻只能與“紅頂”無緣,當地老百姓的心理能夠平衡嗎,他們會由衷地信賴這些“領路人”嗎?干部旱澇保收、進退自如的假“下!,既難脫與民爭利的嫌疑,也有損政府部門的形象。 按照思南縣縣委書記的說法,縣里出臺這樣一個特殊政策,不是為了讓干部們發家致富,而是讓他們為農戶作示范,調動起大伙兒的養殖積極性。可是,既然不是為了讓干部輕松發財,為何要讓他們享受政府貼息貸款,難道是花錢供他們進行一場“表演秀”?某鄉畜牧水產站的一位“下!闭哌@樣說,“雖然養豬可以找錢,但也有風險,如果不同意干部職工帶職帶薪,我是不會出來的”,他的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誠然,思南縣農民的觀念還比較保守,“村看村、戶看戶、農民看干部”,由“干部領著”發展養殖業,能起到立竿見影的群體效應。可這些戴著“紅頂”的“豬倌”所從事的,卻并不是完全的市場行為。干部“下!别B豬的風險由政府承擔了,被他們的“示范”帶動起來的農戶們,受到損失的時候又該怎么辦呢?在筆者看來,思南縣以特殊政策撐著的養殖業紅火局面,難保不是一場時間極為短暫的“虛熱”,到頭來只會曇花一現般地收場。 (稿源:紅網) (作者:李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