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制度面臨離的困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08日 14:3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評論員 嚴羽 9月22日,清華大學博士生王垠在網上公開退學申請書,以自己的求學史敘述表達了對目前的研究生評價體制特別是論文發表制度的批判。在今年陳丹青辭去清華教授職位和北大的賀衛方辭去碩士生導師資格之后,大學研究生培養制度再度遭遇了這種來自于“離”的困惑。
由于整個中國大學教育其實都處于一個自我改革的調整周期,無論說本科教育還是說研究生教育存在問題,都不會引起什么異議,可以算是普遍共識。不同之處只在于,對核心問題究竟是什么,如何去克服這些困難和問題,人們的意見有區別。因此,對于反思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而言,幾位老師或者學生的“離”,意義并不在于他們的表達方式的道德含量,而在于他們提出了何種層次的問題,揭示了何種變化的可能。 不過也許“離”的方式更容易在這個喜歡熱鬧的時代引起人們的興趣。人們也更在乎更喜歡討論要不要“離”,這多少說明,個人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總是市場社會的個體最關心的題目。陳丹青在評論王垠退學事件時說,“我想說不管是他個人還是社會,都要把這件事情當作一個個人行為。如果他希望通過這個行為達到一定影響力,改變體制,改變環境,我希望他放棄這種想法。”此話之中含了對人情世故的滄桑感。 現實可能比陳丹青所說的還要令人有滄桑感。社會其實只能最關心要不要“離”的問題。一是因為大學教育制度的問題究竟該如何估量,是否就是他們這些新聞人物所說的那樣,改革之道究竟是什么,不僅本身是非常有難度的問題,一般人難有心思和能力去認真打理,而且在多元化的社會里一種意見已經很難輕易成為權威性意見了。“離”的行動本身,只會讓同情增多,而不會讓某種意見的權威性升高太多。一般人對制度的不適更多的是無可奈何的不得已,對其他的制度設想看得同樣世故。二是一般人更關注“離”了劃不劃算,或者更世故地推測,“離”的原因也許更復雜,比如有報道引述王垠系友的話說,王垠退學的一個原因是與導師交流不暢。 更讓人有滄桑之感的地方或許還在于,即使在贊賞和支持他們“離”的人們中,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例如大學教育制度的問題究竟何在,卻未必有太多人接過去認真思考。大多數表示贊同的人也就你說什么就是什么,既然你已經這么有道德熱情,這么舍得以舍棄表達批判,那你就是對的;而至于離不開的制度接下來如何改變會更好,更讓大多數人滿意,這個問題同樣還是有點過于花腦筋。這多少辜負了這些提出了問題的離去者的付出。經過新聞媒體的大量報道或者公開信的網絡化擴散,他們已經非常主動地向社會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向何處去”的問題,但他們大概都是不會太愿意看到只能收獲好些聊表贊同的掌聲的。 有人或許會期待“離”的方式會讓更多的人贊同他們的意見,但如果推動不了更有效的改變的出現,這種贊同即使有也是廉價的;而且如果推動不了,新聞事件就會很快泡沫化。所以真正有挑戰性的問題仍然在于,如果不這樣,那么我們要怎樣?比如,如果研究生(或者大學教師)不用論文來評價,那么要用什么來評價?很多人都會有自己個人不同的看法,那么更具挑戰性的問題還在于,你的意見如何讓多數人信服?你的意見如何才能比目前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國家的發展、人才的培養和大學的成長?答案我們或許不知道,但可以知道的是,“離”肯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否則所有企圖提供方案的思想者都會來表達“離”愁別緒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