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政策大變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02日 11:09 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張勇 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發生期間,農民出身的美國前總統卡特在白宮屋頂上架設了太陽能裝置,還在家中身穿毛衣,以減少使用取暖燃料。這在當時成了共和黨人嘲諷卡特的一個笑柄。有人甚至認為,卡特的“窘迫相”是他日后丟掉總統寶座的原因之一。多年來,美國人一直消耗著世界1/4的能源供應,從沒覺得有什么不對。
最近,美國媒體把卡特的舊事又翻騰出來,原因是布什總統的能源政策竟然也開始“變臉”了。他日前頒布命令,要求聯邦政府機構降低能源消耗,并鼓勵官員們少開私車,更多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還呼吁美國民眾節約能源。輿論認為,布什的這番表態,意味著美國能源政策由強調“開源”轉向注重“節流”。 眾所周知,布什政府與美國石油財團有很深的淵源。自上臺以來,布什政府為維護石油行業的利益不遺余力。其手段主要有兩個:一是鼓勵石油消費,如拒絕對汽車采取更高的節能和環保標準,退出《京都議定書》等;二是聽任國際油價上漲。在“卡特里娜”颶風發生前,布什一直不肯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來平抑油價。對于節約能源,副總統切尼曾這樣說過:“節約可能是一種個人美德,但不能作為一個堅實能源政策的基礎。”白宮發言人還曾對降低能源消費的政策建議堅決說“不”,并稱布什認為事關“美國生活方式”,不容改變。 布什政府的轉變,直接原因是兩場颶風。“卡特里娜”和“麗塔”造成美國能源供應緊張,油價波動較大,百姓怨聲載道。不久前進行的民意測驗表明,布什的支持率又創新低,滑落到39%。讓民眾不滿的除了伊拉克戰爭、救災不力之外,就是油價上漲。面對著巨大的政治壓力,政府必須有所作為。然而,一味靠增加石油供應的老路已經行不通。布什如果不顧民主黨和環保人士的反對,繼續為石油老板撐腰,只會使自己的政治困境雪上加霜。于是,通過節約能源來保障供應、穩定油價成為一個選項。 更深層的擔心,在于能源價格走高對美國經濟的拖累。僅舉一例:今年美國戶均能源支出將達4500美元,比去年和前年分別增加500美元和900美元;今年全美家庭能源消費支出將高達5500億美元,比上年增加1500億美元。新增的能源支出占到了整個消費支出的2%。換言之,美國消費者用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將有相應幅度的下降。悲觀的經濟學家預言,美國將面對一個“非常困難的2006年”。一向崇尚享樂主義的美國人,如今也不得不面對嚴峻的現實,開始改變原來的消費習慣。 事實上,就在布什提倡乘公交車前,美國人已經對過去一年翻了一番的汽油價格叫苦不迭,減少了駕車出行的次數。據統計,9月份,乘坐公交車的美國人比上月增加了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在洛杉磯,公交乘客僅8月份就增加了近8%。美國公共運輸協會認為,美國人的出行習慣不是已經改變了,就是開始改變了。億萬富翁出身的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就是一位坐地鐵的上班族。《華爾街日報》說,美國的公交熱是一個大新聞,甚至有可能拉低油價,因為全球每開采10桶石油就有1桶多被美國的駕車者用掉了。 油價變動從來不是件小事。高油價帶來的沖擊,可以顛覆一個政府,造成一次經濟危機,改變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迫使人們放棄原有的生活習慣。高油價時代也有受益者,那就是產油國和石油生產商。然而,物極必反。兩年前,一位阿拉伯王子針對高油價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鐵器時代的結束并不是因為鐵用完了,石油時代的終結也可能發生在石油采光之前。”如果油價持續居高不下,人們就會減少石油消費,加快尋找替代能源,石油時代的結束也就不遠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