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棄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01日 21:03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美國放棄僵硬立場,朝鮮領導人做出歷史性選擇 本刊記者 黃山/文 在危機于2002年10月爆發——迄今時近三年后,朝核問題談判終于出現轉折。
9月19日,第四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的第七天,柳暗花明,一則期待已久卻長期難產的《共同聲明》浮出水面。朝、美、中、韓、日、俄六方達成六項共識;首當其沖者,是朝鮮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早日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并回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旋即表示熱烈歡迎,稱此共識“邁出了重要一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巴拉迪認為達成了一個“平衡的協議”,不僅考慮了朝鮮的安全問題,也兼顧了國際社會的關切。 至于當事各方的態度,則只能用“謹慎樂觀”四字來形容。美國總統布什當天發表講話,稱朝鮮同意放棄核武器計劃是“積極一步”,但將對朝鮮承諾做認真核查。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美國國務卿賴斯則強調,接下來在核查和執行協議上“還將面臨困難”。 “這不是一個突破(breakthrough),只是一個長期過程的開始。”曾先后擔任過美國駐中國和韓國大使的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潔明(James Lilley)告訴《財經》。漢城大學國際關系教授Young Sun Ha亦認為,一切仍然需要觀察。他說:“只有在獲得朝鮮棄核的路線圖后,我們才開始真正進入朝鮮半島無核化的進程。” 觀察家們的審慎態度,可能來自于朝核問題十余年反復不已的坎坷進程;然而,細審六點共識,其實不難發現,朝核問題的突破已然發生。六點共識,實際上觸及了與朝核問題有關的所有關鍵性問題: ——朝方承諾棄核,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早日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并回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 ——美方確認,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朝美相互尊重主權,和平共存,根據各自雙邊政策,采取步驟實現關系正常化。 ——中、日、韓、俄、美表示,愿向朝鮮提供能源援助。 ——朝方保留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其他各方對此表示尊重,并同意在適當時候討論向朝鮮提供輕水反應堆問題。 從這些情況看,美國立場的變化可謂是戲劇性的。 棄核VS安全保證 在此之前,美國對于朝核問題上的談判立場一言以蔽之,即“C.V.I.D.”(Complete Verifiable Irreversible Dismantlement,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恢復的棄核);但是,對于朝方開出的條件,無論是美國對朝鮮做安全保證,還是要求獲得補償,美國根本不作回應。 比如,在朝鮮要求最切的“安全保證”這一條件上,此前美國方面的最大讓步,僅是布什表示可以“個人身份”做出承諾。這一近乎兒戲的態度,自然被朝方所拒絕。美國方面要求朝方以“C.V.I.D.”為談判前提,卻不把任何東西帶到談判桌前的一套策略,是過去幾年六方會談無法達成共識的重要原因之一。美方的僵硬與朝方的多變,向來是六方會談交相輝映的風景。 此次六方達成六點共識,美方確認,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并表示與朝相互尊重主權,和平共存,還將“采取步驟實現關系正常化”;這一系列表示,提供了朝方要求多年而未得的來自美國的安全承諾。這是一個重大轉折,一個真正為朝鮮承諾棄核打開大門的轉折。 美國所獲得的,是朝鮮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雖然沒有確指對象,但“一切”及“現有”兩個精心設計的詞,將朝鮮公開的钚核武計劃與有爭議的鈾核武計劃(美方堅稱而朝方否認朝鮮存在鈾核武計劃)一網打盡,同時又使朝鮮免于承認其確有鈾核武計劃。 以上兩點,是此次六點共識最重要的成果所在。朝美雙方借由六方會談的平臺,達成了“棄核交易”的最主要條件。關于細節的談判,于是可以開始了。 可以預期,在接下來將于今年11月間進行的六方會談第五輪談判上,各方特別是朝美雙方,將就六點共識遺留下來的問題作進一步討價還價。 ——朝鮮可不可以保留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六點共識已經非常有技巧地觸及了這一點。“朝方聲明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其他各方對此表示尊重。”李潔明告訴記者,這一措詞表示,“沒有人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 ——與上一條有關,各方同意在適當時候“討論”向朝鮮提供輕水反應堆問題。“這是精心選擇的語言(very carefully chosen language)。”李潔明說,首先,“適當時候”這一說法含糊不清;第二,僅僅是在適當時候“討論”,而不是在適當時候“提供”輕水反應堆。 ——五國表示愿向朝鮮提供能源援助。除了韓方重申今年7月20日提出的有關向朝鮮提供200萬千瓦電力援助的方案,沒有一方說明提供什么性質的、多少數量的能源援助。 ——如何核查?朝鮮承諾將早日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并回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這是否意味著,對朝鮮棄核的核查將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框架下進行?六點共識對此并未置評。 關鍵的第三者 作為六方會談東道國,中國無疑是會談取得成果的重要動力之一,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的訴求之一——朝鮮半島無核化,在六點共識中獲得了各方承諾,朝、韓、美均承諾放棄或不在朝鮮半島運入和部署核武器;中國的另一個——也許是更重要的訴求,是朝鮮半島保持和平穩定,此次亦取得重大進展。美方承諾“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為其目標,并承諾不進攻朝鮮,與朝鮮和平共存,并將采取步驟實現關系正常化。朝鮮半島發生武裝沖突的可能風險由此基本排除。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曾撰文,解讀中國對解決朝核危機的路線圖。他認為,路線圖分成三步走:鼓勵朝鮮進入改革開放的軌道;樂見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幫助實現美朝關系正常化。朝鮮棄核,則是這一路線圖的起點。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明告訴記者,“北京的角色”很關鍵。在是輪會談中,中國充分發揮了它在區域問題特別是對朝鮮的影響力,同時也利用美國在朝核問題上對中國影響力的依賴,來促成雙方各自退讓一步。此外,由于韓國一方面是美國盟友,另一方面與中國在和平解決朝核危機上的立場相似,北京與韓國聯手向美施壓,最終產生出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六點共識文本。正如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尼古拉斯艾伯斯塔德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文章所指,美國最初拒絕了一個包含朝鮮聲明擁有和平利用核能權利的文本,但在中國和韓國的堅持下,最終表示接受。 鑒于朝美之間互信度幾乎為零,任何一方都不愿首先采取行動,此時需要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第三方。中國在此次六方會談中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第三者協調和保證的角色,這也是“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原則能被各方接受的原因。 自2002年第二次朝核危機以后,美方堅持不與朝鮮舉行雙邊直接會晤。而在朝鮮一方,最初一直要求同美方就兩國之間的“紐約渠道”進行朝核危機的直接會談,且強硬地拒絕考慮以任何多邊形式來討論朝美之間的核問題。 在中方提出以包括中國在內的三方會談取代原本擬定的包括朝、美、中、日、韓五方會談建議后,經過多次外交上的博弈,朝鮮最終同意參加由包括中方在內的三方會談。就此,多邊會談解決第二次朝核危機的序幕已經拉開。無論是最初的三方,還是日后發展到的六方,多邊框架既滿足了美國不直接同朝鮮談判的立場,也為朝鮮提供在多邊機制下進行雙邊談判的可能性。 雖然對于六方會談框架的最終評價,仍有待于朝核問題接下來解決的進展,但這一多邊談判機制在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上的作用已經彰顯。李潔明在接受《財經》采訪時,連續三次重復道:“《共同聲明》要比克林頓時期的朝美框架協議好得多。” 他認為,由于發表聲明的包括所有的周邊大國,“如果朝鮮違反協議,它面對的不只是美國,還有來自其他四個大國的壓力”。顯然,這一邏輯同樣適用于美方。 朝鮮的歷史性選擇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和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朱明權告訴記者,如果朝鮮堅持不棄核的立場,那么,它的核計劃之路會越走越窄。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明指出,美國一直致力斬斷朝鮮相關原料和技術來源,在“911”后,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國策。美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不會因政府的更迭、人事的變動而有所改變。朝鮮獲取核原料的渠道日趨狹窄。 盡管朝鮮在經濟援助方面反復提出要求,但觀察家們多不認為換取經濟援助是朝鮮允諾棄核的最重要原因。Young Sun Ha教授認為,朝鮮棄核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棄核以保障半島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安全,在于朝鮮領導基于維持政權穩定的需求,還在于朝鮮與美、日關系正常化的考慮。 最后一個因素的重要性不容小視。朝鮮近年來表現出很強的開放欲望,自2000年5月以來,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對中國進行過至少三次訪問,包括走訪和考察北京的中關村、上海金融區以及深圳的出口企業,并同中國的官員和經濟學家進行廣泛交流。朝鮮還設立了新義州特區,建立了面向韓國投資的開城工業區。 但是,迄今朝鮮對外開放的程度仍為有限,而效果最多是參半。最主要的原因,也正是為朝鮮領導人所意識到的那樣,對外開放與一個敵對的國際環境是不相容的。而核計劃與朝美、朝日關系正常化,顯然絕不可能兼得。在此時刻,朝鮮領導人做出了歷史性的選擇。 而在美國一方,由于美國目前的戰略重點在中東,伊朗的核問題較朝鮮核問題顯得更加突出且緊迫,所以若在朝核問題上先取得原則性的協議,為日后更細節、更具操作性的談判留下空間,不失為一個好的政策。- (本文刊于10月3日出版的《財經》2005年第20期)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