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屢審屢犯屢犯屢審 老百姓審丑疲勞有原因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30日 10:54 新京報

  國家審計署9月28日公布了對32個部門單位2004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結果。我們注意到,從違紀違法的部門之多,數額之大,到手段之多樣,性質之嚴重,與歷年公布的審計結果相比,并未見有明顯的好轉跡象,如果往年曾經用“觸目驚心”來表述,今年的結果也應該同樣不會讓人輕松。

  可是,一個明顯的感覺是,就像對頻發的礦難一樣,無論是公眾的反應,還是媒體的
關注,對審計報告越來越呈現出“審美疲勞”的跡象,很難感覺到前幾次“風暴”所帶來的應有的氣勢和力量。

  

審計部門在多種場合表示不愿意用“風暴”來表述審計工作。要想審計不成為“風暴”,大約有四種途徑:一是審計報告不公開,公眾不知情,自然不會有什么風暴,這顯然已不可能;二是如審計長李金華所言“審計是透明”,把審計工作透明化、審計報告的公開經常化,讓它成為中國政治經濟生活的自然組成部分,而不是“一陣風”般來去匆匆,“風暴”自然消失;三是審計所發現的問題能得到重視,整改到位,問責嚴格,很少再出現類似的問題,“審計風暴”也將消失;還有第四種,就是“屢審屢犯”,久而久之,公眾的心理承受力大大增強,于是見怪不怪,“審計風暴”在麻木中消失。

  無論是審計的“透明”,還是問題的不復存在,這樣讓“審計風暴”消失,正是公眾所愿意看到的。最可怕的是,因為麻木,審計的威力打了折扣。

  為什么公眾對“審計風暴”有了麻木的跡象?原因就是“屢審屢犯”。從挪用資金辦企業、炒

股票,到私設“小金庫”為職工發福利、巧立名目亂收費等,公眾已不再陌生,“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于是不再感到“觸目驚心”。

  審計出來的問題的相似還不是最主要的。在歷年的問題整改中,人們看不到一份詳細的有力度的問責清單。對問題的處理多注重“事”,而忽略了“人”———或許已經有人被問責,但公眾的感覺是“抓小放大”,沒有把責任追究到底,主要負責人沒有公開為本部門的問題承擔責任。人們的疑問是:動輒幾千萬數億元的違紀違法資金,難道都是經辦人未經主要負責人的點頭而辦的?即使是主要負責人對此事不知曉,現在是否也應追問其管教不嚴的行政責任?

  而“抓小”也未必全都“用力”。國家體育總局“某運動管理中心所屬球隊,未將收取的國內外企業贊助、比賽費等款項2412.83萬元納入單位財務統一核算,而是直接用于球隊教練員、運動員補貼和獎勵等支出1974.54萬元,余款438.29萬元以現金形式存放或以個人名義存入銀行”。擅自動用數千萬元發福利和獎金甚至以個人名義存入銀行,這是什么性質?但最后,對責任人的處理僅僅是“除按審計意見整改完畢還要給予通報批評……提高認識”而已。

  審計報告的公開表明了社會進步,體現著“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理念。但公開問題僅僅是第一步,解決好問題才是最重要的。而“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結果便是縱容了那些部門的違法違規行為,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也為其他部門樹立了不好的“榜樣”,刺激了他們獲取不當利益的沖動,而如果放任這種現象的蔓延,最終形成的“罰不責眾”的局面將更棘手。而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審計的威力之源,來自它的透明運作和由此獲得的民意支持,而因“屢審屢犯”而產生的公眾對審計工作的麻木感,將直接影響到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和信心,從長遠來看,對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標極為不利。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12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