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管清友:突破公共機構瓶頸 建設強化市場型政府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9日 02:09 第一財經日報

  管清友

  關鍵的時候有人提醒一下也好。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第49,較去年下降3個位次。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質量、商業競爭力指數和技術指數都有所下降或在低位徘徊;腐敗、基礎設施供應不足、融資渠道狹窄成為“最有問題因素”。這倒是給中國人提供了一個正視自己的契機。

  不過,最讓人擔心的還在于,公共機構問題依然是中國面臨的根本問題。世界經濟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全球競爭力報告制作總監奧古斯都·洛佩斯·克勞克斯把中國宏觀經濟質量下降的原因歸結為政府抑制居民存款,貸款相關指數下降以及消費需求造成通脹加速,但實際上真正的原因在于公共機構問題。

  公共機構問題反映了國家與市場的關系問題。談到這個問題,倒讓我想起了奧爾森。在奧爾森的遺著中,他通過引入政府權力于經濟增長分析之中,說明了國家權力與私人權利,或政府與市場之間的相互關系決定了繁榮程度。這部著作的主要貢獻是深化政府在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其目的是要回答什么樣的市場能夠帶來經濟繁榮。

  其實,在大量的貧窮落后國家中,也大量存在市場,但僅存在市場并不是保證繁榮的條件。“反公地悲劇”的存在說明了即使存在市場而沒有好的政策,國家仍然會處于貧窮落后狀態。但市場是繁榮不可缺少的。能夠給市場經濟帶來繁榮的政府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存在可靠且明確界定的財產權利和公正的契約執行權利。第二,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強取豪奪。因而,決定一個國家繁榮還是貧困的原因就在于這個國家是否有一個“強化市場型政府(market-augmentinggovernment)”。一個政府如果有足夠的權力去創造和保護公共和個人的財產權利,并且能夠強制執行各種契約,與此同時,它還受到約束而無法剝奪或侵犯私人權利,那么這個政府便是一個“強化市場型政府”。

  政府對于經濟發展的影響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2005至200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中國的公共機構中最需解決的問題包括:提高銀行系統的效率;改善社會基本保障體系以應對日益增多的失業和老齡人口;提高保健與教育體系質量,以確保中國人力資本的可持續發展;改進法制。實際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建立一個“強化市場型政府”。因為不管一個社會是貧窮還是富裕,它都有經濟和政治組織。經濟推動政治,并且政治控制經濟。政府處于這些組織的核心位置。

  中國以傳統的治理方式完成了巨大的社會轉型,并保持了社會的基本穩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不過,要保持經濟發展的持續和穩定,特別是在中國已經步入改革攻堅階段的時候,如何處理好國家與市場的關系將決定著未來中國全球競爭力的趨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