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聽證增強國人民主信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8日 07:10 新京報 | |||||||||
昨天,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聽證會如期在北京舉行。 28名陳述人就聽證事項闡述了各自的觀點、理由和論據。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的第一次立法聽證會,也是中國迄今為止級別最高的立法聽證會。 盡管人們對立法聽證會并不陌生———全國已有24個省級人大常委會舉行過38次立
對這次聽證會,有幾點感受頗為深刻: 其一,聽證會上公眾聽證陳述人(下簡稱“聽證代表”)的意見和過去以來民間的輿論傾向基本一致。大多數聽證代表同意上調個稅“起征點”,且多數代表認為1500元的“起征點”仍顯偏低。而據全國總工會對北京等五個省市職工調查問卷的統計,80%以上的職工建議將起征點提高到2000—3000元;新浪網參加專題投票的42.6萬人中,約有65.08%的人認為應該定在1600—2000元。 此前,因為沒有及時公布聽證代表名單,坊間有了諸如“聽證會會不會走過場”、“聽證代表會不會一邊倒”等疑慮。昨天,謎底揭開,聽證代表的意見和民意的高度吻合,從一個側面證明了聽證會的效果,也讓這些疑慮化為烏有。 其二,聽證代表準備充分,觀點理性,有理有據。高學歷代表自不必說,即使是普通職員、工人甚至“外來打工者”,他們的發言也一樣理性和客觀。許多代表不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還做了充分的社會調查,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其三,盡管這次聽證會的主題是個稅起征點的標準問題,但來自基層的代表的視野似乎更開闊,他們談自己或身邊人的生活處境,談購房、醫療、教育等家庭開支,談收入差距,談東西部經濟發展落差,談外來務工人員的權益,甚至談到了國家稅收“藏富于民”的理念……這些樸素無華的民生話題,在莊嚴的場合表達出來,更有著打動人的力量,盡管個稅改革一下子還很難解決這些問題,但作為來自民間的呼聲,它為以后的立法和政府公共政策的出臺提供了借鑒。 個稅立法聽證會的舉行,還有一個重要的收獲:將極大地增強國人的民主信心。 從立法角度看,個稅立法聽證會的召開告訴人們,要制定“我們自己的法律”,就必須貫徹開門立法的宗旨,而只有讓法律來自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認同,才能讓人民自覺守法;全國人大常委會主持的立法聽證會,還告訴人們,立法不僅僅是小范圍可以進行的民主實踐,在中國這樣大的范圍內,也同樣可以開門立法———全國還有不少省份至今沒有舉行過一次立法聽證,在更多的基層市、縣、鄉、鎮,聽證會也沒有形成制度,這在正在勃興的“民主執政”的大潮中顯得格格不入。他們或許誤認為“基層民眾沒有搞民主的素質”,或許會擔心這樣合法的民主活動會影響社會穩定,但現在有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聽證,他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仿效之? 同樣,個稅立法聽證會,也讓全民受到了一次稅的啟蒙教育。對于稅收,一向被認為是“皇糧國稅”,是自上而下的鐵規,是雷打不動的法條,老百姓不可能參與制定,更不可能有和政府“討價還價”的資格。現在,個稅立法聽證會的召開告訴人們,不僅僅稅金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稅的法律也是應該“取之于民”的。經過各方不同意志的充分表達,通過合法的博弈,在不同利益者之間找到一個都能接受的平衡點,這樣形成的法律才真正是“用之于民”的良法。 當然,此次個稅聽證,也有令人遺憾之處,從名單公布的遲緩,整個過程沒有現場圖像傳播,到“辯論味”的相對淡薄,都可以成為下一次舉辦類似聽證會要改革和完善的地方。而且,完整意義上的個稅聽證會還沒有結束,這次聽證會報告怎么寫,相關政府部門會怎樣采納聽證會的意見,這些意見會不會公開反饋給公眾,這些都有待于時間來證明———但這些,應該無損于此次聽證會的重大意義。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