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福利責任有限 個稅起征點應審慎權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6日 15:17 南方都市報 | |||||||||
社論 各界廣泛關注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的聽證會,將于明日舉行。 這一聽證會具有雙重價值。首先,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立法中首次引入聽證會程
具體到本次所要聽證的主題,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目前的民意已經非常清楚:人們普遍認為,目前《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所提議的1500元的起征點過低。 這樣的民意,其實是合乎《個人所得稅法》的立法意圖的。根據財政部長金人慶提供的數據,1993年制定《個人所得稅法》之時,在當年的就業者中,月工薪收入在800元以上的為1%左右。因此,個人所得稅的立法意圖是非常明顯的,立法者以個人所得稅作為實現社會公平的手段,而不是將其作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的工具。 隨后,尤其是最近幾年,個人所得稅納稅面急劇擴大,稅務部門逐漸將個人所得稅作為一項重要的稅源,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悖于《個人所得稅法》最初之立法意圖的。既然本次立法只是對舊法進行修訂,且只主要修訂其中的一個技術性細節,自然就不應當嚴重偏離當初的立法意圖。從立法技術的角度看,較大幅度地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合適的。 從現實的稅收結構平衡的角度來看,也有理由較大幅度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不管是從經濟增長的角度,還是從民意的角度看,政府的稅收都不應當長期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相反,政府收入應當與民眾收入保持一種平衡。 目前的稅制以流轉稅為主要稅源,而國內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和凈出口驅動,因而,經濟的高速增長使政府的財政收入得以大幅度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可以預計,這種局面將會長期維持下去。基于這一趨勢,政府顯然應當調整稅制,抑制財政收入的高速增長。 而回歸《個人所得稅法》最初的立法意圖,減少個人所得稅覆蓋面,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是一個最為明智的選擇,因為,民眾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減稅的好處。 只有通過減稅,才能使民眾負擔與政府收入之間恢復均衡。這些年來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福利制度改革,其基本趨勢是,政府逐漸減少對于個人福利的責任,尤其是普通工薪階層,所享受的福利縮減幅度較大。也就是說,個人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福利與個人的負擔出現某種失衡,至少大量民眾有這種失衡的感覺。通過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使大量難以直接享受到政府福利的民眾免納個人所得稅,是恢復人們的公平感覺的唯一有效辦法。 此一稅制選擇亦具有更為深遠重大的政治社會價值。顯而易見,中國社會將難以避免老齡化的趨勢,有專家因此提醒民眾,應當做好稅負將會逐漸提高的心理準備。然而,由國家提供福利未必是最為可取的福利制度。西方國家的高稅收-高福利制度,姑不論其導致家庭解體、民眾依賴國家的負面社會、精神影響,僅從財政上,就已經紛紛陷入難以為繼的困境,各國正在為改革苦思對策。 相反,以家庭為基本福利保障單位的中國傳統,是有其社會、文化優勢的。同時,國家征集稅收再將其用于福利,漫長的程序會造成資源的大量損耗。從財政的角度看,個人自我保障的福利制度是最有效率的。政府目前似乎有意調整財政支出的結構,向民眾提供一些基本福利保障。但可以預料,中國似乎不可能建立起西方式的福利制度。在相當長時期內,政府提供的福利將只能覆蓋少數人口,因此,以家庭為社會福利保障的基本單位,國家對于國民的福利責任,則以救濟、救急為主。這可能是中國福利制度的現實選擇。 根據政府的財政權利與福利責任相對稱的原則,如果政府只能提供低福利,那么,政府就需要將更多的財富保留在民眾手中,實行低稅率,讓民眾有能力為自己提供保障。政府尤其需要豁免中低收入工薪階層的個人所得稅,因為,正是這部分人口,將不得不承擔自己的醫療、養老、教育等福利的主要責任。 另外一個細節,也是立法者設計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和稅率必須考慮的。個人所得稅目前主要向城市擁有固定收入的人口征收,然而,城鄉二元結構導致城市就業人口中相當大比例的納稅人不擁有城鎮戶籍,將自行負擔自己的福利,同時又要負擔農村部分人口的醫療、養老福利。過高的起征點,對他們是很不公平的。 總之,在確定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時候,人們有責任謹記公共財政的基本原則:政府稅收應始終與其對國民的福利責任相對稱。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