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收費的根源是社會發展高成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2日 13:19 新京報 | |||||||||
9月20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今年以來全國價格舉報的六大熱點:教育收費、交通運輸價格、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房地產及物業管理收費、壟斷行業價格、行政執法部門收費。與往年一樣,這個名單基本上變化不大。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每年的價格舉報熱點都差不多。是政府部門沒有查處嗎?似乎不全是。
以人們反映最強烈的教育亂收費來說,就在國家發改委公布上述結果的同時,已會同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等六部委,決定自9月中旬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專項檢查。然而,根據前幾次檢查的經驗看,效果很難如人所愿。這是否說明,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高成本期,以致需要人們付出更高的代價? 中國經濟在經歷2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高成本期。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城市化與工業化。城市化和工業化是中國現代化不可逾越的階段,而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特點必然帶來經濟運行的高成本;另一方面,中國人口眾多,特別是社會轉型進程中,還沒有建立起與經濟增長相一致的民間財富積累機制。因此,在很長時期內,身處中國這個經濟體內的企業與民眾,將不得不面對高成本的苦痛,如原材料上漲之于企業、高房價之于百姓。只有從這一角度,我們才能解釋何以價格舉報的熱點年年一樣,何以政府嚴厲查處都沒有遏止亂收費。 城市化和工業化將帶來生產力要素成本、生產資料成本、土地成本、改善和維護環境的成本、交通運輸的成本等的上升。可以說,所有這些成本的提升,最后都要落實到企業上。對于競爭性行業的企業來說,由于有競爭,企業不得不自行消化一部分;而對于壟斷行業來說,由于其壟斷地位,它會把成本上升的代價轉嫁給消費者,由消費者來消化。 我們看到,在上述價格舉報的六大熱點中,恰恰幾乎都是壟斷性行業。電信、石油等行業的壟斷性自不必說;教育、醫療的優質資源也帶有政府壟斷的色彩;交通運輸和房地產相對于消費者也處于壟斷地位;至于行政執法部門,更是一種行政性壟斷。 一些學者把社會發展進入高成本時代的原因,歸結于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走到盡頭、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社會發展的戰略走到盡頭、以及中國在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條件下發展自己的結果。我們認為,還應加上一個政府管理滯后的結果。中國的經濟體制本質上是一個政府主導型的體制,政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很大部分資源,導致民間財富的增長受到制約;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滯后,造成運行成本過高,政府要么把本該屬于自己的責任推向市場,讓人們去市場購買;要么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質次價高,有的地方甚至干脆設租,從而大大抬高了社會發展的成本。 高成本必然帶來高價格,所以,面對年年一樣的價格舉報熱點,要減輕高成本帶來的苦痛,必須盡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建設節約型社會。在此過程中,政府要做的,首先是繼續轉變職能,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同時打破壟斷,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社會成本,轉變公共產品的提供方式,為公眾提供更好更便宜的公共服務。比如,取消重點學校制度,實行均衡教育,不額外增加政府支出,同時又可減少由重點學校而來的擇校費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