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財稅杠桿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激活消費需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0日 11:39 中國財經報 | |||||||||
顏曉巖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這些年我國的消費需求一直是匹“瘦馬”。美國、德國的消費對其GDP的貢獻率都在80%左右,中國2004年僅為53.6%。即使是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2002年其消費率也高達77.6%,大大高于我國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內需實際增長僅有3.5%,遠遠低于實際GDP同比增幅9.5%的水平。消費實際增長使內需只增長了3—4%。與內需增長乏力對應的是,外需迅猛增長,對GDP的貢獻越來越大。 投資、消費、出口被經濟學家形象地稱為拉動一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三者的比例關系協調與否,直接影響到一國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難怪日前北京大學教授宋國青發出警告,內需疲軟已經使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面臨著失去平衡和自主性的危機。 真正的梗阻在哪兒 拉動內需,從1998年至今說了七八年,也做了七八年,為什么效果很難如愿呢?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消費需求這匹“瘦馬”為什么就喂不肥養不壯呢? 日前,國務院研究室宏觀經濟司副司長叢明接受本報獨家采訪時說,問題就出在這些年沒有清楚定位誰是我國消費拉動的主力軍,盡管政府先后也采取了許多舉措,但效果不佳。政策著力點沒有從根本上提高消費主力軍的消費能力,沒有改善其消費環境。叢明提出,今后中低收入者將是我國拉動消費需求的主力軍。政府應緊緊圍繞該主力軍進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和理順消費環境,從而提高其消費能力、消費預期和消費安全感。在這些方面,財稅杠桿都將有很大的作為。 利用財稅杠桿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目前,我國的內需疲軟并非是絕對消費需求過剩,還有許多需求遠未滿足,尤其是9億農民的大市場。 從理論上講,中低收入者這一消費市場是很大的。但要將其變為現實的消費購買力,首先要解決其收入不足的問題,也就是消費能力。叢明認為,應啟用財稅杠桿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要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初次分配層面上,一是完善城鄉“低保”制度,落實最低工資制度。二是完善企業分配制度,給企業更大的自主權。鼓勵企業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增加工人的工資性收入。以崗定薪,崗變薪變。控制壟斷性行業收入過快增長,防止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引發分配不公。三是提高離退休人員的工資。四是進一步完善農村稅費改革,增加農民的收入。這是我們今后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種增收途徑是通過直接減免稅收和增加補貼來實現:2006年全國將進入一個無農業稅時代。農業直補政策可擴大品種,讓農民得到更多的補貼資金。另一種增收途徑則是通過加大國債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間接來實現。也就是通過加大對農田水利、公路網、電網等勞動密集型的建設,增加農民工的就業機會,從而增加農民的收入。 在再分配環節,通過一減一增的稅收杠桿,刺激消費。一是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對已進入大眾消費范圍的高檔消費品如黃金等應取消消費稅,鼓勵大眾消費。二是通過稅收杠桿,刺激高收入者的消費需求。叢明建議,從“十一五”中長期看,應開征物業稅。條件成熟時,開征遺產稅,這對刺激高收入者即期消費很有效果———與其留下這么多遺產交給政府,不如生前多消費。 開征社保稅充實社保收入 不是有了錢,百姓就敢消費。在現如今銀行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下,銀行儲蓄一直攀高。百姓儲蓄欲望有增無減說明對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沒有安全感,預期不好,所以要拼命存錢保未來。因此,除了增加收入外,應加大建設社會保障制度,讓中低收入者在養老、醫療、教育等支出大頭上有安全感。 東北三省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自2001年7月1日推行至今已4年多。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個獨立于企業和事業單位之外的、資金來源多元化的、保障制度規范化的、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中央十分重視東北三省的經驗,有條件的省市應盡早推廣其做法,擴大社保的覆蓋面。與此同時,應盡早研究開征社保稅。通過稅收征管,穩定和擴大收入來源,同時為廣大百姓的社保支出提供穩定收入。 此外,要做好城鄉醫療救助試點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要降低看病的成本,讓中低收入者看得起病。 對教育收費要真正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嚴打“亂收費”。 消費環境是關鍵 消費環境好壞,直接影響到百姓是否放心大膽去消費。 首先,對關系百姓身體健康的食品藥品要加大監督力度。要實行標準認證制度,讓居民放心消費。假冒偽劣產品一多,想消費也不敢消費了。 其次,繼續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解決好百姓反映強烈的電信服務價格、教育收費、醫療收費等問題。削低電信消費、教育消費、醫療消費等門檻。將其變成貨真價實的大眾消費。 第三,要完善和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給消費留出時間。目前我國對職工帶薪休假有一定的規定,但總的講還是很不完善,尤其是許多行業和領域不予落實。在天津開發區工作的王女士就告訴記者,由于工作忙,她已經好多年沒休過公休假了。其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是國際慣例。這里所說的職工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工作者和企業的職工。休假,于公于私都是大有好處的。休假,于公拉動了相關的消費(如購物、旅游等);于私放松了身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第四,增加農村服務機構。目前,阻礙農村消費的一個方面是,農村流通體制滯后。現有的農村供銷社具有壟斷性,商業網點不多,許多消費品進不到農村,不少農民是進城買東西,加大了消費成本。因此,應將大的銷售商業機構如連鎖經營等先進的物流延伸到農村。政府應大力支持農村流通機構和設施的建設。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