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柯:難道不是物以稀為貴 學界的價值扭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9日 16:31 南方都市報 | |||||||||
王則柯 廣東一些地方出現“油荒”,引發許多思考。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我想說的是:這個問題的學理根源,在于我們號稱“正統”的經濟學實在很不科學。 任何經濟學最基本的問題,都是商品和資源的價格由什么決定的問題。
我們號稱“正統”并且被賦予“指導地位”的經濟學,都說商品和資源的價格由凝結在商品和資源中的勞動價值量決定。如果商品和資源的價格由凝結在其中的勞動決定,那么河流里流淌的水、埋藏在地下的煤炭石油、難得保留下來的原始森林,都不值錢,因為在人類接觸它們之前,它們無一例外都不包含任何人類勞動。 說未開采的森林煤炭石油都不值錢,仿佛是癡漢的胡言亂語,可是我們過去幾十年的理論和實踐,實實在在就這么荒唐。 計劃經濟年代,商品和資源的價格就是在這種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指導之下制定的。原木的價格,就只算雇了多少工人,用了多少柴油或者電力以及機器折舊把它砍下來、拖到江邊,運到你那個地方。這些勞動成本加起來,再加上一點利潤,就是原木的價格。煤炭石油的價格也是這樣,只計算探測、開采、運輸花了多少錢。一句話,它們在開采以前是“沒有價值”的,開采以后出賣的價格,就只看花了多少錢把它們開采出來。這就造成我國原木煤炭石油的價格,遠遠低于世界價格。 《南方日報》2004年9月9日的一條新聞說,中國大陸的汽油價格是香港的1/3,是印度的1/2,F在我們痛感,過去幾十年我們的經濟發展,是拼資源的發展,是“資源消耗型”的發展。既然資源被扭曲得那么不值錢,人們也就不自覺地拼資源消耗來發展經濟了。 最近不少人關注在經濟上印度是否會在短期內超過中國。在北京就開過幾次這樣的研討會,最終的結論普遍是,印度要在經濟上超過中國,還早呢。但是有一點,印度一向比我們強,現在仍然比我們強,那就是資源效率比中國高。所謂資源效率,反過來說就是每產出一萬美元的產值,需要消耗多少水多少煤炭多少石油。資源效率最高的是日本這樣的地方,其次是美國這樣的地方,但是印度也走在我們前面。道理其實很簡單:人家寶貝他們的未開采的資源,我們卻認為未開采的資源不值錢。結果,人家的資源價格高,寶貝著用,所以資源效率高;我們的資源價格低,濫賤地用,所以資源效率低。你看,不科學理論的指導,就這樣造成了資源消耗型的經濟。 怪不得日本人自己一棵破樹也舍不得砍,卻大量購進我們東北的木材瀟灑地推廣一次性筷子。在不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我們的木頭實在是太賤了!這種自我作賤,既是20世紀的事實,更是20世紀的笑話。印度別的地方趕不上我們,但是他們懂得寶貝他們的資源。 按照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價格是商品和資源的稀缺性的信號。供不應求,則價格上升,供大于求,則價格下降,這就是老百姓所說的“物以稀為貴”。按照這樣的價格,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千百年來,老百姓都懂得“物以稀為貴”?墒窃诓豢茖W理論的指導之下,幾十年來,“物以稀為貴”的正確思想,反而被放置在被批判的位置。 “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是我們黨的莊嚴號召。面對“油荒”的警示,提高煤炭石油和水資源的價格,固然刻不容緩,擯棄那種認為不包含勞動的資源就沒有價值的所謂經濟學理論,同樣刻不容緩?尚Φ氖,正在這個當口,卻有人聲嘶力竭地呼吁堅持那種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的“指導地位”。我國學界的價值扭曲,實在令人深思。 (作者系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