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富家子弟做義工 學者的天真臆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9日 12:22 人民網-江南時報 | |||||||||
中國貧富階層之間的對立及其給社會帶來的痛苦和隱患,誰都能看得出來。社會學專家當然更能看得出來。看出來了就要獻解決之策,這也體現了人家的責任感對不對?于是社科院的陸學藝研究員日前就“建議民政部、團中央多組織這些富家子弟到農村去、到西部地區去”,“做義工緩和社會矛盾”(據9月18日《江南晚報》報道)。 陸學藝研究員的一片良苦用心,天日可鑒,我們不必懷疑。但他的建議是不是可行
從技術層面來看,首先,我們如何界定誰是“富家”?這個問題可能聽起來挺弱智,但如果真的要滴水不漏地答出來,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這段時間大家都在嚷嚷“個稅改革”的問題,“個稅”所以需要“改革”,就是因為按照“國際慣例”,個稅的主要功能是用來調節貧富差距的,西方人喻之為“羅賓漢稅”。在新加坡,占總人口80%的工薪階層所繳納的個稅比例僅占7%。但這個“羅賓漢”到了中國,卻反其道而行之,專門“劫貧濟富”。2004年,在中國的1700億個稅收入中,來自于工薪階層的占65%。而統計顯示,20%的中國富人擁有80%的社會財富。 我不相信政府有“劫貧濟富”的故意,因此合理的解釋就是確實不知道究竟誰屬于那20%的“富家”。專司監控人們收入的稅務總局都不知道誰是“富家”,民政部、團中央就能知道?開玩笑! 其次,如果真的組成了“富家子弟義工團”到農村,誰能保證他們的安全?我的擔心不是杞人之憂,根據公安部披露的統計數據,2004年全國正式立案的綁架事件達3863起,即平均每周74起、每天11起。如果把沒有報警和私了的案件也計算進來,數字應該更大。而在以同類犯罪猖獗聞名的意大利,平均每周才發生一起。中國有保險公司甚至專門為此推出了“綁架險”。“富家子弟義工團”一出發,無疑會讓那些潛在的綁架者見獵心喜。怎么辦呢?總不能每人帶兩個保鏢吧?如果他們居然這樣神氣活現地去“扶貧助殘”,被那些貧、殘者看在眼里,心里會是一種什么滋味呢? “富家子弟做義工”的建議之所以是不可行的,最關鍵的原因還在于,它無法實現陸學藝研究員預期的目的———緩和社會矛盾!因為中國的貧富矛盾是結構性的,而不是心理性的,因此不能用“富家子弟做義工”這種心理按摩的方式來解決。 所謂矛盾是結構性的是指:中國近年來的“富家”和“貧家”是互為因果的。比如一個國企老總通過MBO晉身巨富,就會有一大批工人因為下崗而入貧;一個房地產商通過成功圈地而榮登富豪榜,就會有一大批農民因為失去土地而陷入赤貧;一個醫生用開“大處方”的方式富起來了,就會有一大批病人因為花了冤枉錢而窮下去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吧:如果中國的貧富矛盾是骨折,那么“富家子弟做義工”則相當于按摩。治療骨折,應該打上石膏靜養,按摩恐怕只會越按越疼,越按越糟。 因此,要緩和這種結構性的貧富矛盾,惟一有效的辦法就是立即廢除這種不合理的“創富規則”,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縮小貧富差距。在我看來,只有縮小貧富差距,才能真正緩和貧富矛盾,其他的方案充其量不過是一副止痛藥而已。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如果能解決我前面提出的兩個技術性障礙的話,陸學藝研究員的建議還是有積極意義的:讓孩子們看到真相總比蒙在鼓里要好吧? 郭松民,青年雜文家。 《江南時報》 (2005年09月19日 第三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