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納稅榜 兩個真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7日 09:30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評論員 南嶺 9月10日,國家稅務總局計劃統計司等單位發布了2004年度中國納稅百強排行榜。榜單一出,立刻引來了諸多議論。上榜落榜都是問題,但不一定是真問題。其中有兩個問題卻是實實在在的真問題,那就是壟斷和減稅的問題。
在“納稅光榮”的假定之下,提出壟斷和減稅這樣的問題似乎是荒謬的,用充滿敬意的眼光來看納稅榜已經是有5年歷史的習慣了。不過,“納稅光榮”并不等于拿什么錢納稅都光榮,也不等于納得越多就越光榮。由此,在放榜之際討論壟斷和減稅完全就在情理之中。 就煙草業來說,在納稅500強的前20名中,煙草企業足足占據了8席。煙草從哪里來的?除了極少部分進口之外,絕大多數是中國農民種出來的,煙草企業的超額利潤越是高,種煙農民的收入就越是高不了。西部云南省的三個煙企一年就納稅超過220億,其數額超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70多億。 經濟學家等有識之士可以用均衡利潤的概念來批判壟斷帶來的消費者損害,或許云南種煙農民不會弄得懂這些高深的理論,但他們必定清楚懂得煙葉收購價格與自己的收入成正比,與煙廠的利潤成反比的道理。 在煙葉收獲的季節,產煙地必然關卡林立,沒有這些措施,讓煙葉自由流通的話,就不會有煙廠的高納稅和煙農的低收入。這種狀況或許可以大大拓展反壟斷研究者的視野了。當然,有研究價值的事物遠不止于此,又比如高居榜首的大慶油田,當地的居民卻無法擺脫環境污染以及資源枯竭后何去何從的疑問。看來,僅僅把壟斷與市場競爭以及效率問題聯系在一起考慮,實在是狹隘得離譜。 說完壟斷,接著說減稅。納稅光榮的涵義很簡單,但是納多少稅才合理的問題卻復雜和難辦得多。多納稅就是政府多花錢,企業少花錢;反之就是企業多花,政府少花。這個常識聽起來似乎無關宏旨,在實踐中卻是萬千矛盾所系。 且看今年著名的內外企業所得稅合并之爭。由于各方無法獲得共識,只能將合并日期延后。兩稅合并的問題事實上是個減稅與否的問題。如果不想減稅,將內資企業的稅率降到外資企業的水平附近,而是要把外資企業的稅率提高,那這個改革肯定就不容易進行了。 關于外資企業為什么不多納稅的問題也不是那么容易回答,至少需要考慮到印度和俄羅斯等其他新興經濟體對FDI的競爭,跨國資本全球轉移定價的現狀以及中國營商環境等諸多問題。 或許,比外資企業納稅少更嚴重的問題是內資企業納稅太多了。根據榜單,2004年度中國私營企業納稅百強納稅比2003年增長35.48%。納稅超過億元的企業由2003年的5家增加到11家。依據這些數據,無法從邏輯上得出“富人還要多納稅”這種指代模糊的結論。 有了榜單,就有了對名落孫山者的質疑,這種思路自榜單創立以來長盛不衰。這樣思考有其合理之處,但如果不檢討是否應該減稅,就開始批評落榜者是有失偏頗的。在當下關乎絕大多數人荷包的個稅改革中,主流的思路恰恰與之相反。在相關討論中,幾乎所有人都在為1500元下的落榜者們歡呼。 事實上,在個人所得稅世界中的“孫山”與企業所得稅世界中的“孫山”又能有多少不同呢?盯住了壟斷和減稅這兩個“機關”,在看待中國的企業所得稅問題時,就可以既能區分看待上榜者,又能寬容落榜者了,就像我們在看待個人所得稅問題時一樣。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