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對美國貿易赤字太緊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4日 13:22 《經濟》雜志 | |||||||||
文/左小蕾 看來,只要美國還有紡織品行業,匯率與貿易赤字的話題就還會繼續下去 美國的貿易逆差是美國人自己的選擇。美國在許多領域已經沒有比較優勢,大量進口而幾乎不依賴出口,可能是避開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優化資源并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最佳
美國人非常享受這種經濟模式,也從中獲益匪淺。 因此雖然人民幣升值,中國出口減少,并不會改變美國目前的國際貿易狀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據國際貿易的比較優勢理論,只有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才有市場,才能在貿易交換中雙方獲益,才是資本的投資取向。美國廠商根本不會在中美貿易的層次和領域重新增加投資,成本太高,美國沒有比較優勢。美國廠商按照市場原則和規律已經從沒有比較優勢的生產領域轉移到有比較優勢的流通領域,產業的升級換代已經完成。那些已經轉移出去的企業,決不會因為人民幣升值,或者中國出口減少而回到美國建廠,去占領中國紡織產品原來的市場,從而創造在這個領域的就業機會。 美國政府正在推動國會通過與中美洲的自由貿易協議,擴大從中美洲國家的進口。美國人決不會再回頭去生產許多初級產品,美國的比較優勢在高科技領域,在第三產業。美國的GDP增長有30%是高科技產業的貢獻,服務業貢獻率達50%以上。美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發生根本的變化。 對中國來說,更重要的是不能制造繼續升值的預期。不穩定的外部環境,不但不能讓我們“聚精會神”地解決經濟中許多急待解決的問題,更嚴重的是會像當年日圓一樣被無可奈何地牽著鼻子,而今天的中國經濟還不能與當年的日本同日而語。 后升值時期,出口產業的結構調整是重中之重。如果說中國能夠推動改善國際貿易秩序的話,進行出口產業的升級換代和結構調整,從而改善貿易條件可能比升值的意義更大。 國際市場并非無限大,國際貿易中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已經受到極大的挑戰,一些國家有巨大比較優勢的產業面臨國際市場需求并不同步增長的問題,國際貿易中也發生了過剩供給,如中國的紡織品出口。解決生產過剩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產業調整或產業轉移。 我國出口產業靠低成本競爭是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味對這些產業進行保護未必有利于許多企業的長遠發展。這次升值帶著某種強制性地提升出口價格,就有可能“逼”一些企業進行產品的升級換代,從質量上和品牌上提升出口行業的競爭力。 更有眼光的企業家,應該考慮離開這些低附加值的出口行業,投資服務業和流通領域,開發出巨大的潛在機會了。最近,國美電器宣布他們完成了銷售網點的全國布局,應該是中國的企業家們推動中國產業布局向流通服務領域發展的一個積極的開始。產業升級的一部分可以在原領域升級換代,另一部分完全可以從生產領域轉移到服務領域。這不但避免了生產過剩這一市場經濟的痼疾,而且把經濟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層次。 總之,國內產業的不斷提升是第一要務,大可不必為美國的貿易逆差帶來的經濟失衡擔心。不要忘記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金融服務體系和最完善的金融市場。美國輸出的金融服務創造的價值,和金融市場吸引的資本流入,完全可以平衡其國際收支。無論從短期還是中期來看,還沒有什么力量可以動搖美國金融帝國的強勢地位。這就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先生對美國的貿易赤字并不擔心的原因。美國人借全世界的人的錢來消費的模式,應該有相當長時間的可持續性。穩定目前全世界的貿易格局反倒可能是達成相對均衡的一種方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